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和军  谢思 《湖湘论坛》2020,33(3):91-101
基于竞争中性的政府监管改革是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由之路。横向对比“澳版”“OECD版”和“美版”竞争中性原则在针对市场、强调重点、政府干预以及实施成效等方面的异同,并利用PMR指标对我国竞争中性效果进行国际比较,发现我国竞争中性原则还未得到深入贯彻,改革步伐远落后于他国。从纵向上来看,我国经济改革与竞争中性具有兼容性,但存在行政垄断、市场准入、隐形补贴等方面的监管非中性现象与法律缺失的异质性因素。基于此提出避免过度干预,激发竞争中性潜能;加强公正监管,累积竞争中性动能;完善法律机制框架,构筑竞争中性势能;发挥各方合力,打造竞争中性智能的监管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2.
高质量发展作为"指南针",指引政府监管方向;政府监管作为"助推器",支撑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政府监管,但新时代政府监管的需求正发生重大变化,监管变革面临诸多新挑战,如互联网下的信息不对称、新技术下的垄断市场结构演化、共享经济下的产权变革、数据社会的信息安全和数字经济的外部性。基于此,应坚持放松经济性监管,打造简约审慎监管;加强社会性监管,提升安全卫生环境质量;加快信用监管,发展信用经济;推动智慧监管,构建弹性社会;强化综合监管,形成监管合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面对数字经济发展,既要秉持鼓励创新的原则,又要不断健全数字经济监管机制。从实践层面梳理我国近几年数字经济监管现状,并运用规制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数字经济为监管带来的挑战,即网络外部性与锁定效应造就新型竞争格局、数字平台的双边效应使非竞争行为具有隐蔽性、价格歧视的新特点占用更多消费者剩余、动态跨界的数字经济增加相关市场界定难度、数据驱动形成数字卡特尔与数字安全问题。从制定与执行的统一、行为与信用的统一、治理与智理的统一三个方面剖析数字经济为政府监管变革带来的机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由命令控制或行业自律向多中心共同监管转变、由放松监管或加强监管向以数治数转变、由监管人才或科技人才向数字监管人才转变的监管变革重点转向。  相似文献   
4.
高质量发展作为"指南针",指引政府监管方向;政府监管作为"助推器",支撑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政府监管,但新时代政府监管的需求正发生重大变化,监管变革面临诸多新挑战,如互联网下的信息不对称、新技术下的垄断市场结构演化、共享经济下的产权变革、数据社会的信息安全和数字经济的外部性。基于此,应坚持放松经济性监管,打造简约审慎监管;加强社会性监管,提升安全卫生环境质量;加快信用监管,发展信用经济;推动智慧监管,构建弹性社会;强化综合监管,形成监管合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6.
改革是振兴中国的唯一出路,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不可逆转。然而,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并不等于不遇到任何曲折和阻力。改革不仅会遇到诸如资源短缺、资金短缺、人才短缺、利益调整、权力配置、体制转换等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阻力,而且会遇到许多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实实在在起作用的阻力。这种阻力一般以精神的形式出现,我们称之为精神阻力。就当前及今后相当一个时期的改革来看,必须注意克服的精神阻力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传统的束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