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谭均云 《前沿》2005,(10):175-178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在2004年9月19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50多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世界各国现代化历  相似文献   
2.
谭均云 《前沿》2006,(10):25-26
公正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经济学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保证社会的公正性,能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谭均云 《前沿》2003,2(10):60-63
随着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讨论的深入 ,剩余价值理论也需要重新认识和进行理论创新。本文在分析了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伟大贡献和理论缺陷的基础上 ,从共性和特殊性上探讨了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关于科学发展观变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均云 《前沿》2004,(11):20-24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科学的发展观是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民富国强的宏伟目标 ,就必须始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当前,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能否廉洁从政,已成为党的建设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只有客观地分析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找出廉洁从政的对策,才能促进党的建设和领导干部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谭均云 《前沿》2003,46(9):10-14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江泽民以政治家特有的政治远见和历史责任感 ,就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论述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健全农民增收机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均云 《前沿》2006,(9):197-200
建立和健全农民增收机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谭均云 《前沿》2005,3(7):19-22
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比较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有利于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源、理论创新和精神实质,以便更好地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谭均云  李翠兰 《前沿》2004,46(3):6-10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江泽民在坚持邓小平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础上 ,根据中国的国情和时代的特点 ,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 ,实现了对邓小平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创新。比较两代领导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 ,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 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基本特征 混合所有制企业是多种经济成分在新的凝聚点上,使生产各要素以合同、契约方式达到新的最佳组合所形成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具体来说,混合所有制企业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其一,从形成过程看。多种经济成分各自的生产资料、资金以新的结构方式存在于统一体中,彼此之间的界限客观上已不易划清,企业的劳动者可以和不同所有制形成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各种经济成分投入的生产资料、资金已不能随意抽回。各生产资料、资金所有者作为混合所有制企业的主人拥有生产资料、资金所有权,但这种所有权只是一种共有财产关系中的份额所有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