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目标,它不仅包括人与社会的关系,同样也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内在要求.人与自然的关系怎样?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作为主体的人的不同认识活动(效用论和境界论)而导致不同的结果(异化和和谐),从而使人们自觉地规范主体行为,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即将跨入新世纪之际,对现代女性人格魅力的讨论,是涉及到下个世纪女性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如何设计和评价女性形象,如何引导现代女性进步的问题。尤其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新世纪的中国女性应如何超越自我,超越文明的过去,以新时代的文化形象去展示现代女性的生命空间,是很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相似文献   
3.
赵继伦 《新长征》2011,(2):11-13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这表明,软实力的提升、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繁荣,已成为当代中国的文化战略问题。探索具有中国内涵的软实力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和谐人际关系是社会和谐的标志,是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前提;如何认识和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际关系,对于创新社会管理、激发和凝聚社会活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西方哲学史上的"语言学转向"是对西方传统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超越,揭示了西方哲学演进的内在逻辑。"语言学转向"的意义在于,它以一种新的哲学范式探寻意义世界,试图通过语言分析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探索人的生存价值与生活意义,从而使哲学的判定标准从传统本体论的"能否思想"转变为"有无意义",同时也证明了不仅"没有认识论的本体论为无效",而且"没有语言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也无效"。  相似文献   
6.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需要行动的安排,更需要文化的自觉,而建设的热情则源于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与信仰。计划经济时代,社会主义作为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带给我们革命的干劲、建设的热情和团结的精神。然而,当中国进入市场经济后,传统的信念被打破,新的发展思路、新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7.
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首先需要反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整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的矛盾,在路径选择上要注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过程控制;关注对象的个体差异;发挥隐性教育的渗透功能,构筑互联网媒介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精神生活的建构中,大众传媒既有塑造和满足作用,也有消极的负面影响,"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心理学角度诠释了大众传媒与精神生活的内在关系。发挥大众传媒对精神生活的建构引领作用,必须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核心,建设现代传媒体系,创造更多优秀文化精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世界及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发展观的演进及历史局限性的分析,得出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是当前中国唯一正确的发展道路的结论,进一步阐释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视野及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10.
生活不可以没有道德。20世纪下半叶以来,无论是致力于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还是所谓“后现代”的发达国家,都在经受人类精神发展的新挑战,因而都面临着如何引导公民道德意识、培养公民道德情感、提升公民人格境界的问题。《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我国新世纪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纲领性文献,同时也引发我们思考公民道德建设的有关问题。 一、公民角色与公民道德范畴的现实性阐释 长期以来,我们在讨论道德问题时,一般都是讲社会主义道德,甚至在讲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问题时,大多是从社会整体角度讲道德。虽然这并不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