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4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进取概念一开始就内在地包含在道德观念之中。在社会主义社会,进取日益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而优越的社会制度又保证了进取活动较为顺利。倡导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和强者的品质,克服因循守旧的习惯势力和精神状态,是改革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2.
心态要素是认识心理的非理性因素它潜移默化地在认识过程中起作用心态要素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的信念、意志、情感、习惯、兴趣、直觉、本能的反映等等,亦即常说的下意识。这些是认识心理的非理性因素。主体在认识某一事物时,在主客体的双向建构过程中,无不受到心态要素的影响。这一影响主要是通过认识主体自身而潜移默化地起作用。鲁迅说,一部《红  相似文献   
3.
近代科孥为什么未能在中国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内在地制约着科学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一、哲学的人伦化对科学发展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渊源于以农业自然经济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理性、非理性的学术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论文涉及的领域也愈趋广泛。本文对此略加综述。 一、理性、非理性概念的规范性问题 关于理性、非理性概念自古有之,沿用至今,已呈现出多向性、模糊性特征。尤其是非理性这一概念更加含混。  相似文献   
5.
董仲其同志在《<基督教的本质>与马克思恩格斯》(载《探索》杂志1986年第4期,以下简称《董文》一文中提出,《基督教的本质》(以下简称《本质》)并没有使马克思成为费尔巴哈派的人。文章立意较新,但似乎论据不充足。笔者在此提出不同的观点,以求教于董仲其和其他同志。一、“一时成为费尔巴哈派”而不是“同时成为费尔巴哈派”《董文》认为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已经说阴,成为费尔巴哈派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大批最坚决的青年黑格尔分子返回到英国和法国的唯物主义”,时问在费尔巴哈1841年6月《本质》一书出版之前。《董文》认为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怀疑时间在1842年——1843年3月,即晚于1841年6月,因而断定马克思不可能成为费尔巴哈派的人。笔者认为,用《本质》的出版时间来衡量马克思是  相似文献   
6.
直觉属于非理性认识范围。这种认识,建立在认识主体的认知图式基础之上,并与主体的现有知识、实践经验、主体情感、环境诱导等密切联系,是对客现事物的本质及规律作出直接的结论式的认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