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金崇碧 《求索》2012,(8):185-187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第一批试图解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们力图从历史唯物主义来理解马克思哲学,注重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运用,以往被科学社会主义所覆盖的马克思历史理论逐渐地被揭示出来,被忽略的马克思历史概念慢慢的显现出来。苏俄马克思主义和中西方马克思主义,都深受他们所开启的马克思哲学历史研究路向的影响。因此,了解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马克思哲学的"历史"解读,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和发展马克思哲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在我国传播以来,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我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  相似文献   
3.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当前,许多学者围绕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个基本特征来论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因此就会产生本末倒置的错误.只有根据马克思实践观,才能正确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实践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历史存在的前提是人的生命存在,然而,离开实践活动来理解人以及人的历史,我们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历史,实践是历史的根基。实践是人的活动,离开历史来谈实践,实践就是空洞、抽象的。解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我们看到马克思对历史的认识植根于实践,同时也指明了实践的历史本性。  相似文献   
5.
意识与实践     
对于唯心主义的意识观,传统教科书从物质本体论哲学思维来批判,也是以此来解读马克思的意识观。而马克思实际上是以实践的哲学思维方式来扬弃唯心主义的意识观,明确了实践对于意识的决定作用,以及意识对实践的反作用,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观。  相似文献   
6.
金崇碧 《前沿》2010,(23):51-56
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并没有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的根本转向,从旧哲学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来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观,造成了把马克思主义真理看作无实践性的符合真理观、认知真理观和客观真理观。这些观点都遮蔽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实践本性,消除了主体特性,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本质并没有真正的昭示出来。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所在,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真理本质所在,真理是主客体、主客观在实践中的符合、统一。真理的本质属性是实践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理解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过程性以及绝对性和相对性。从实践理解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本质和属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实践思维方式来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是实践的对立面的统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方面基本特征统一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核心,是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和谐的根本。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社会的本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金崇碧 《学理论》2013,(23):40-41
马克思哲学是历史哲学的传统,其哲学方法论是历史主义方法论,体现在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历史与结构相统一的方法、历史与人的价值相统一的方法。了解马克思哲学的历史主义方法论,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历史主义是马克思哲学及其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无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前提,还是政治经济学的范畴都体现了历史主义原则。马克思在历史主义语境下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使政治经济学成为科学,也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建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任何发展观的形成和确立都是在一定的世界观的指导下,对当前时代和社会根本性问题的反映.揭示科学发展观的本体论基础对于准确、深入地理解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那么,科学发展观建立的本体论哲学基础是什么呢?是自然本体论、神学本体论、物质本体论?还是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如果以物质本体论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体论哲学基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发展动力和方法等问题就无法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本体论,以实践视角理解科学发展观,正确地理解了"以人为本"、发展动力和方法,才能深刻领悟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