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20年1月,一场新冠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在全国爆发。正确对待、主动思考这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中学生当前和今后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笔者以一堂网络直播课——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公民》为例,引导学生在"演绎"中解读教材,构建思维导图,完善知识库;在"归纳"中调用知识,理解公民有序参与的现实意义,树立法治意识;在"思辨"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应对问题涵养科学精神,知晓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增强政治认同;学会勇担社会责任,厚植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2.
正社区是我国城市治理的最基层,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源头和支点,社区治理现代化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和根基所在,在国家-社会-群众的关系体系中,社区承担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在体制上,每个社区都对应着多个上级管理部门,这些部门的工作标准和具体任务都需要在社区进行具体落实。在这种情况下,社区要承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卫生计生、社区医疗、社会保障等十几项工作,同时还担负着  相似文献   
3.
基层党校科研工作是影响其整体工作水平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基层党校的科研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受主客观等诸多条件的限制,仍然存在科研力量薄弱、重视程度不够、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要想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拓宽参与度、提升能力素质、调动积极性、增强实效性等方面提升基层党校科研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贵州民族地区中小学数学教师实施新课程五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效有: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一定程度的转变;教学行为有一些初步的变化;教学科研意识有所增强;继续学习愿望强烈。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对课改基本理念和数学教育价值的认识表浅;专业理论欠缺:分析和驾驭新教材的能力弱;教学行为经验性、操作性特征突出而研究性、创造性、反思性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5.
民族地区乡镇中学教师素质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是否获得成功,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关键的环节。本文应用多种研究方法,对贵州黔南民族地区乡镇中学教师的基本现状进行调查,探究其落后原因,诊断其现状,据此提出改革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贵州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应用调查法、访谈法、文献法等研究方法,对贵州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深入调查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该地区实际的对策:高等院校的引领;开展校本研究;充分发挥数学教研组在的作用;养成质疑反思的习惯;加大对教师的队伍建设和考核力度;发展民族地区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等。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开封县实验中学,昔日生源不足,校舍简陋,现已成为集微机、电子、语音、多媒体、远程教育信息网络点,地面卫星接收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于一体的花园式中学。先后被评为国家级“九五”重点课题“整体构件德育体系”先进实验学校,国家级重点课题“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先进实验中学,河南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河南省“九五”重点课题家庭教育先进实验学校。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东宏基煤炭经营中心是由北京金泰恒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组建的企业,几十年来企业一直担负着保障北京东城区居民生活用煤的重任。随着北京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各项环保措施的推出,煤炭行业的经营受到了极大影响,人员富余,网点闲置,已成为企业发展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为此,东宏基煤炭经营中心,树立忧患意识,增强发展经济的紧迫感,  相似文献   
9.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思政课教师应该以此为契机,运用党的百年重大历史成就和历史经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育政治认同、坚定理想信念。以"党的百年重大历史成就与历史经验"融入高中思政课统编教材模块3第一单元为例,可以呈现如何运用中共党史,厚植政治认同。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道德和核心价值,它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道德基础、价值导向和思想保证,以及与此相应的当代中国公民的基本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加强荣辱观道德建设,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必须建立健全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重点的教育引导机制、践行机制和评价监督机制,同时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制度体制保障,培育和形成社会主义荣辱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