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8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涼山不涼,8月的西昌,艳阳高照,大街上人流如潮.从1日到4日,西昌城里处处张灯结彩,无数条巨幅标语凌空垂挂,’94中国涼山彝族国际火把节在这里隆重举行,18万身着节日盛装的当地群众与数千名中外来宾,共同愉快地欢度佳节.各个厂家都紧紧抓住涼山举办国际火把节这个机会,把自己工厂生产的许多独具民族特色、地方风味的新产品,展现在前来参加火把节的中外人士面前.火把节是涼山彝族人民的传统佳节,每年的农历6月24日举行.自中国古代汉唐起,已沿袭了一千多年.火把节日里人们举行各种活动,白天有斗牛、赛马、选美、摔跤等傅统节庆活动.夜晚,山村乡野里燃烧的火把如繁星跳动在田野山冈;城市的万人火把联欢,使人们达到狂欢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攀西地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一块水能、矿产及生物资源富集的宝地。由于历史上的多种原因形成了富饶的资源与贫穷的人口并存的局面,至今攀西地区还有10个贫困县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10%。攀西人清醒地认识到,要使经济得到发展就必须大力扶贫。记者随成都——攀西开放汗发外宣战役采访团到该地区采访欣喜地看到了当地干部带动群众大开山门走开发式扶贫道路,脱贫致富的梦想正在变为现实。那片青青的葡萄园沿108@道,来到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远望六月的平地镇,一形绿水方顷碧色公路两边一行行青青的葡萄园密密丛丛偶现果实点缀其间不由…  相似文献   
3.
走近甘孜     
1950年,甘孜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实行民 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藏族自治州。半个世纪以来,勤劳勇敢的康巴儿女用双手建设自己的家园,使甘孜的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回地的变化。城市里的建筑变高了,草原变绿了,牛、羊群变得更多了,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富裕。康巴人的脸上充满了笑容,酣畅得没有半点矫揉造作。50年过去了,甘孜的山川大地日新月异,唯一没变的是康巴人追求幸福生活的执着。在自治州成立50周年之际,本刊记者专程赴甘孜进行了采访,耳闻目睹了今日甘孜的新面貌。 甘孜藏族自治州是祖国内地通往西藏的门户和要道,史称康巴…  相似文献   
4.
清澈明净的马边河水滔滔东流,两岸群山绵延远伸.1995年7月1日,当记者来到位于黄丹镇下游4公里处的黄丹电站建设工地时,只风一座雄伟的混凝土大坝横亘于峡谷之间,如诗如画的高峡平湖展现在众人面前.此时,黄丹水电站的1号、2号发电机组正投入试机运行发电,当地上万群众像赶集一样前来观看,机器的轰鸣声告诉人们,沐川人盼望了多少年的希望工程-黄丹水电站已初步建成.沐川县地处山区,是四川的贫困山区县之—.马边河横贯沐川县境内46公里,流域面积704平方公里,占全县幅员面积的50.3%,流域内水力、矿产、生物等资源十分丰富,被称为“黄金走廊”.然而,多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河水枉自流淌,两岸群众祖祖辈辈的致富希望始终未能实现.1988年,沐川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开发马边河流域的重大决策,1991年10月,黄丹电站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并被列入四川省“八.五”重点工程.1992年9月,黄丹电站大坝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工程采用闸坝及河床壅水发电,电站挡水坝最大坝高54.5米,坝长232.5米,正常蓄水位高程为378米.设计水头23米,电站设计装机3台,总发电装机容量4.5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为2.041亿千瓦小时,目前工程投资完成2.4亿元.黄丹水电站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发电可创收入6000万元,其数额相当于沐川县现年财政收入的两倍以  相似文献   
5.
1998年1月9日上午,冬日里的锦宫城艳阳高照。在令人热血沸腾的《国际歌》声中,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七次代表大会在成都金牛宾馆大礼堂胜利闭幕。谢世杰同志代表第六届省委所作《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全面推进四)11跨世纪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报告,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五大精神。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党的十五大精神同四川实际结合,总结工作,规划未来,对四川跨世纪战略作出了全面部署。出席省党代会的800多名代表肩负历史重任,充分发表意见,积极参加讨论,圆满完成了大会的各项议程。这次大会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6.
由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西南地区金融改革开放’95成都国际研讨会”,5月15至16日在四川联合大学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来自中央及国家有关部委、西南五省区六方领导和美国、印度、日本、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金融证券界知名人士、中国著名专家学者12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代表普遍认为,中国地区西南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市场庞大,具有相当规模的工业和科技基础,是一个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的地区.就目前的情况看,西南地区还是一个开放、开发滞后的地区,尽管作了很大的努力,但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相比,无论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都有很大差距,而且这种差距还有不断拉大之势.如何缩小西南地区与沿海地区的差距,关键在于改变西南地区的投资环境,西南地区在相对不利的区位和政策环境下推进开放与开发,就必须在利用国际资本方面有新的突破,开拓一个利用外资的新局面.引进外资也必须与引进外国金融机构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结合起来.西南地区从总体上看,市场体系尤其是金融市场很不发达,但并不是所有地方都不发达,如成都这样的中心城市就有较好的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四川老区行     
在四川革命老区,今天仍有为数不少的农民被贫困所惑,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缤纷五彩,绝大多数的农民依然以土地为生.岁月,没有磨灭老区人对富裕的渴望,他们总结出了各种对付贫困的办法治穷致富.初夏时节,记者随四川老区采访团穿越秦巴山区,从广元、巴中、达川到广安,不断跃入眼前的老区农民的俭朴生活,催人泪下,而脱贫致富的奋斗精神又令人赞叹不已.一方水土一方人旺苍县位于四川省北部边缘,属全国重点贫困县之一.全县有两个贫困连片区,29个贫困点,“七山一水二分田”,与肥水沃土的川西平原形成强烈的反差.张华镇大梁村二社地处高山,海拔1100多米,“吃饱穿暖”曾是当地农民梦寐以求的宿愿.这里山高坡陡,土地瘠薄,农业生产条件十分脆弱,山民思想比较封闭,长期习惯于埋头种粮,忽视发展多种经营,全社23户89人,人均纯收入仅250元.从1993年开始,镇党委引导农民转变传统思维定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发展经济,换个“活法”奔小康.大梁村二社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根据自己具有养蚕经验的优势,栽植桑树48亩,户均2亩,发展集体桑园10亩.1995年人均养蚕收入达500多元,马前川等三户农民人均养蚕收入超千元,栽桑三年,村民走上脱贫路.  相似文献   
8.
乘火车从成都出发,沿成昆铁路南行500多公里,就到了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昌.映人眼帘的,是一方古老而神秘的土地.还虎山连着山,山色如黛;近虎安宁河悄然而过,沃野平川,林木凝碧.使人隐隐的灼,朦朦胧胧的感觉到,这山,这水,不仅透发出自然的韵味,它还将与一座城市,一个行政区域的兴盛与未来,有着无比丰富的天然联系.苍莽的大小凉山是我团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幅员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就在道些红土地大山的脊梁下,蕴藏着富甲一方的矿产资源,现已发现的各种矿产就达84种.其中,钒钛磁铁矿储量达15亿吨,有色金属碘储量885万吨;稀土矿储量200多万吨;盐源岩盐储量达27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