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法规跟踪问效制度,就是对颁布实施的地方性法规,是否符合立法质量标准,实践中的作用和效果如何而进行跟踪调查中所形成的一种制度和机制。  相似文献   
2.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 2 8个省 (市、区 )人大常委会举行过立法听证会。但如何在地方立法中推广立法听证 ,完善立法听证的程序和制度 ,仍是目前学术界和立法机关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了从理论上探讨并在实践中解决这些问题 ,2 0 0 4年 4月 2 1~ 2 2日 ,中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和甘肃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兰州联合举办了“地方立法听证的推广与完善”国际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中外专家学者和从事地方立法的实际工作者 ,对 4月 2 2日甘肃省第一次立法听证会———《甘肃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 (草案 )》立法听证会及《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立法听证规则 (草案 )》进行了点评 ,同时围绕立法听证对地方立法质量的影响、立法听证的成本分析等问题分专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3.
马发明  王邺 《人大研究》2004,(12):28-29
加强地方立法 ,提高立法质量 ,是地方立法工作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要提高立法质量 ,使地方立法有所突破 ,有所发展 ,重视和建立法规跟踪问效制度就显得愈来愈重要。本文就实行法规跟踪问效制度的有关问题作一些探讨 ,以期通过开展这项工作 ,对进一步提高地方立法质量起到一定的作用。一、什么是法规跟踪问效制度所谓法规跟踪问效制度 ,就是对颁布实施的地方性法规是否符合立法质量标准、实践中的作用和效果如何而进行跟踪调查中所形成的一种制度。进行法规跟踪问效的目的 :是为立法机关适时地对已立法规存在的缺陷进行必要的修改、…  相似文献   
4.
从2003年起,在与大专院校合作设立地方性法规评估中心的基础上,甘肃省人大常委会组织了立法效果回头看,对《甘肃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甘肃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等10来部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开展跟踪问效、立法后评估工作,对法规规章是否  相似文献   
5.
加强人大对司法工作的监督是依法治省的需要□李嘉宾李宝峰马发明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推进依法治省工作,要求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加强对司法工作的监督。近年来,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对司法工作的监督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纠正了一些错案,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们应该清...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各地人大对如何在地方立法中开展和规范听证制度,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在制定<甘肃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中就有关问题举行了立法听证会,同时通过听证会的实践,对<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立法听证规则(草案)>设计的内容和程序进行了一次演练.从这次听证实践看到听证立法需要解决的几个重点问题: 一、选准听证的事项.  相似文献   
7.
地方性法规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其质量的高低 ,直接关系国家法制的统一和法律体系的完善 ,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能否得到充分体现和保障 ,直接关系依法治国方略能否顺利实施。为此 ,提高地方立法质量 ,是具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努力的方向。如何做到这一点 ,本文从立法程序的各个阶段入手 ,认为应当从十个方面把好地方法规质量关。一、做好立法前的调研论证工作。地方立法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根据地方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的原则 ,这项原则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地方立法工作中的体现 ,是地…  相似文献   
8.
地方二次立法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立法法》第六十三条对地方立法权限规定中的第一项是:“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需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具体规定的事项。”这一规定是指在有上位法的情况下,为保证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实施,地方立法机构可以制定执行性的规定。实践中这种立法可以说属于实施性立法或者叫二次立法,也就是用地方立法的形式,补中央立法之不足,更好地满足地方的需求。那么,地方立法机构在二次立法中如何根据地方存在的实际问题,做到既不违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又使所立之法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能解决本地突出的而中央立法…  相似文献   
9.
地方性法规质量保障措施,是指为使地方性法规质量符合政治标准、合法性标准、法理标准、实践标准、技术标准和实效性标准,获得最佳社会效果而建立的贯穿整个立法过程各个环节的制度和机制。建立和确定科学民主、规范有序、得力有效、相互协调衔接的地方性法规质量保障措施,是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的根本保证。一、抓好立项、起草、审议三个环节,使地方立法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经过多年立法实践,立法机构应当在立法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以下制度:1.建立地方性法规建议项目征集制度。目前地方性法规项目来源渠道比较单一,大多根据政府相关部…  相似文献   
10.
开展立法后评估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立法并非是“一劳永逸”的工作.任何一部法律法规和规章都不可能做到天衣无缝。随着环境的不断改变.客观上需要对静态性的法律规范进行纠偏矫正.及时弥补立法上的漏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