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6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坤  王苗 《学习月刊》2014,(22):25-26
王先谦在《释名疏证补》中对《释名》声训进行了探讨,对训释词和被释词之间的语音关系有所揭示,对联绵字、同源词等问题也多有所涉及。本文考察了王氏按语中有关音理分析的条目,发现王氏的声训研究主要存在两点不足:一是侧重于韵部关系的分析而忽视声母及整个音节的分析;二是对清代学者的声母研究成果吸收不足。  相似文献   
2.
马坤 《法制与社会》2013,(8):293-294
自白任意性规则作为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特有证据规则,一直是刑事诉讼法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对我国的自白任意性规则进行了系统的的分析,并对自白任意性规则的构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话题背景: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08年11月22日,由湖南省株洲市委、市政府主办.历时四个多月的株洲市"80后"优秀青年干部"海选大赛"落下帷幕.比赛采用了类似"超级女声"的竞争方式,将优秀青年纳入后备干部人才库.近年来,类似株洲"海选干部"的各种"选人新政"不断涌现.赞成者认为,这种做法将"伯乐相马"变成了"赛场选马",是"民主的生活化":而反对者则认为.干部海选不过是新瓶装旧酒."政治的娱乐化"而己.围绕这一话题.本刊特邀青年学者马坤和组织工作干部刘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马坤 《理论学刊》2003,25(4):11-14
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关注于不断提高人的素质 ,创造和保持人的持久、强劲的发展能力 ,赋予了小康社会一种超越以往社会发展观的全新价值取向和社会发展价值评判标准。而全面建设小康作为“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的历史定位 ,以及其确立的四种文明样式的具体内容 ,又为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 ,提供了现实环境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5.
马坤 《理论研究》2012,(3):60-63
战争是世界格局嬗变的一个重要机制,对既有世界模式不仅具有特定的表达和强化功能,而且在建立世界新秩序上具有重要的塑造和转化功能。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以独立自主为前提,以和平、合作为追求,但决不畏惧和放弃战争,对侵犯中国国家利益的破坏活动给予坚决回击。这种战争正义观超越了西方传统“战争一崛起”逻辑,在推进国际民主正义与建设和谐世界中将形成强大的价值引领效应。  相似文献   
6.
宋宁而  王聪  马坤 《法制与社会》2012,(14):196-197,201
海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海洋文化的同步发展为前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海洋发展战略须以海洋文化发展战略构建为前提保障.本文在对山东半岛的海洋文化实际形态进行认识的基础上,分析其海洋文化发展的特色及功能,论述其海洋文化发展的战略特点,并对其海洋文化发展战略构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马坤 《工会博览》2010,(5):197-198
西南石油局地质录井公司——一支提供录井技术服务的专业工程作业队伍,“西南铁军”中的重要一分子,中石化油气勘探开发、西南油气田“双百亿”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8.
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锋精神,就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文化精神。它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雷锋精神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不仅赢得了过去和现在,而且必将赢得未来。社会在进步,世界在发展,时代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着雷锋精神那与历史同行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经济哲学的研究受到哲学界和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一门正处于孕育中的新兴学科 ,经济哲学的学科地位及其所探讨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 ,学界见仁见智 ,观点各异。本刊编发这组学术笔谈 ,旨在进一步推动经济哲学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0.
学者与实际工作部门观察问题的视角不同。学者长于思考和诊断 ,善于运用理性分析工具剖析社会问题。寻求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本质特征 ,追求发展的完美性。从这个意义上说 ,学者眼光具有突出的前瞻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但学者眼光也有缺陷 ,比如 ,一些学者身处庭院深深的院校和研究机构 ,缺少对现实社会的深刻了解 ,思维具有较强的理想主义情怀 ,易于产生不切实际的乌托邦冲动 ;不同专业领域的学者对现实社会的分析和解构也往往会偏重于某一具体领域或层面 ,难以统摄全局 ;等等。同时 ,学者眼光和实际工作部门眼光也有共同性。首先它们都以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