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中国政治   9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源于东西文明结合下的文化特征,俄罗斯的变革凝结着多种悲剧意识:自负的民族精神、受威胁感、先验的哲学思维方式等等。因此,俄罗斯变革常常湮没在成功与失败之间,每次表面看起来突兀,似乎一夜之间完成的,如彼得大帝改革、十月革命和苏联解体等,其实不然。每一变革均与其文化底蕴密切相关,始终着附于俄罗斯的数次变革进程并使之展露出跌宕与起伏、挫折与辉煌、先进与落后相互并存,相伴发展的万态千姿。  相似文献   
2.
3.
在俄罗斯发展道路的选择上,存在着“文化论”和“制度论”的分岐。后者推崇市场经济和代议民主,采用了渐进主义和休克疗法的政治经济结构。但实际情况的不如意为俄罗斯人所共知。因而俄知识界开始发掘俄文化的永恒价值,强调俄文化在其道路选择中的意义和深层驱动作用,期望以此有助于指导这种制度创新的实践。确实,任何研究俄历史与现实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面对西欧一体化的“重新启动”,英国政府先是徘徊,在参与后又退出斯巴克委员会;后在《罗马条约》酝酿的关键时期,提出所谓“G计划”,意图“另起炉灶”。当欧共体建立后,英国又组建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与之抗衡。这一政策历程体现了英国对西欧一体化第一阶段的态度和立场。  相似文献   
5.
1998年底,俄、白两国正式建立国家联盟,宣称两国将实现超国家的联合。这是继1996年4月俄、白共同体后两国关系的再进一步,对两国关系意义重大,不但对独联体带来影响,而且对欧洲国际关系的重构作用也不可低估。因此,有关这一联盟产生的原因与后果不得不令人关注,对这一政治现实的学术探索和政策思考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正重塑着全球面貌和民族国家的形象.它提供的新观念、新产品、新服务和舒逸生活,既变革了传统的社会结构,又推动了人类进步.……  相似文献   
7.
源于东西文明结合下的文化特征,俄罗斯的变革凝结着多种悲剧意识:自负的民族精神、受威胁感、先验的哲学思维方式等等。因此,俄罗斯变革常常湮没在成功与失败之间,每次表面看起来突兀,似乎一夜之间完成的,如彼得大帝改革、十月革命和苏联解体等,其实不然。每一变革均与其文化底蕴密切相关,始终着附于俄罗斯的数次变革进程并使之展  相似文献   
8.
发展问题是时代的主题之一,它涉及到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发展问题不但成为学术界关注的对象,而且成为各国政府优先考虑的问题。对于某个具体国家而言,发展问题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整个国家的现代化问题;一是平衡国内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问题。后一种情况,如意大利对南部地区、日本对北海道、苏联对西伯里亚、美国对阿巴拉契亚和田纳西河流域、澳大利亚对中西部、巴西对北部与中西部开发等都不同程度地解决了这些地区的落后生产方式问题。它们的成功经验及其问题均可提供借鉴。南方问题的由来意大利的“南方”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历史中,美国是从地区开发中获益最大的国家,其西部开发消除了与东部经济的地域差异,从而在整体上使美国东西部经济一体化,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国内市场。西部开发不但使美国迅速成为一个新兴的经济强国,而且是保持这种经济强国地位的必要条件。西部的所谓“小麦王国”、“棉花王国”、“牧业王国”不但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帝国,而且西部的“硅谷”、“硅滩”成为推动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在美国西部开发中,整体和区域、点和面的关系处理得当,从而保证了西部大规模开发的成功。美国的西部与中国的西部除在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10.
苏联开发西伯利亚的成效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伯利亚指苏联乌拉尔山脉以东至太平洋沿岸之间的地区,总面积1277万平方公里,占苏联领土的57%,现俄罗斯面积的70%。在苏联时代,按其地理位置西伯利亚被划分为西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和远东3个经济大区,包括18个行政区划单位。从苏联建国时候起,就开始投入巨资进行大规模开发。自赫鲁晓夫时期到苏联解体,投资规模一直保持在占全苏总投资30%左右。经过开发,西伯利亚成了全苏联最大的燃料动力基地,成为苏联经济得以继续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