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2008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刍议党性与党性修养魏庭欢共产党员崇高的党性,表现在共产党员的自觉行为。当前,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共产党员则必须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这是党的性质和党的奋斗目标所决定的。一、关于党性的涵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  相似文献   
2.
一、面对改革迎接挑战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各种情况、各种问题,对于高校的德育工作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引起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生活方式的一系列变化。全社会人心思富、思想解放、视野开阔,整个中国充满了无限生机和活力。这种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对于高校开展格育工作确实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另一方面,与市场经济发展相伟随,有些人在价值观念上趋向多元…  相似文献   
3.
魏庭欢 《实践》2008,(3):19-19
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决定了学校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而高等学校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时期,所以加强和改善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搞好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则需要统一认识,并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