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农村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会杰 《前沿》2004,(5):95-96
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扶助农村弱势群体,尽快使他们摆脱贫困,逐步达到小康生活水平,是今后农村经济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一、农村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分析农村弱势群体的形成,既有农村弱势群体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经济方面的原因。在按劳分配的社会经济制度下,自力更生的能力薄弱是农村弱势群体产生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农村弱势群体是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下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重大的社会变革和经济转轨的历史时期,人们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弱势群体逐步形成,弱势程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都在说明一个真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然而,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要成功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有充分的战略准备,形成明确的执政方略,并使其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宣言,成为中国共产党动员社会、凝聚民众的纲领.新世纪党执政的核心价值就是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黄会杰 《前沿》2001,(5):6-9
江泽民同志关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 ,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从根本上进一步回答了在充满挑战和希望的 2 1世纪 ,我们党要把自己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这是对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概括 ,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 ,是新形势下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全面落实“三个代表”的思想和要求 ,对于我们面向新世纪 ,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  相似文献   
4.
人所生活、生存的基础环境是家庭,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社会的细胞。从微观层面上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就是构建和谐家庭。因此,必须关注家庭的建设与和谐发展,家庭的建设与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5.
黄会杰 《前沿》2002,(10):70-72
“入世”标志着我国进入与世界经济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接轨的新阶段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贸易自由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政府的管理模式。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及时改革不适应国际规则的管理制度和行为方式 ,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运行机制和与国际惯例对接的管理模式 ,并进一步规范政府管理行为 ,对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府职能的内容和结构体系及时进行调整。一、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特殊性与复杂性1、我国政府职能转变 ,是从对“最大化”政府的改革开始的。面对过去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府包揽一切社会事务的“最大化”政府 …  相似文献   
6.
党的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总要求。要正确认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解决好新的课题,积极稳定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