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建设旅游强国,是世纪之初我国确定的未来20年旅游业发展的奋斗目标.出境旅游为旅游强国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国际形象、重要的物质基础、国际展示平台和内在质量保障.我国出境旅游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在行业经营、市场管理、游客安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国家管理、经营主体自觉、游客参与等层面优化我国出境旅游,从而促进旅游强国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红色旅游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密切,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红色旅游方式必须创新,即由"静态"到"动感",创新红色旅游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由"分离"到"组合",创新红色旅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由"伟人"到"凡人",创新红色旅游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由"被动"到"主动",创新红色旅游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3.
为使鄱阳湖区发展成为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世界知名的旅游区和度假目的地,重点打好名山、胜水、候鸟、名城牌,建设以庐山、鄱阳湖、南昌为核心的鄱阳湖大旅游网络,带动湖区旅游业发展,振兴湖区经济,为湖区农民脱贫致富,为把江西建设成为沿海发达地区休闲旅游的“后花园”服务,必须合理规划鄱阳湖区旅游生产力布局:建立以庐山、九江为中心的文化观光与山水揽胜旅游区,以吴城为中心的水域风光与湖泊生态旅游区,以南昌为中心的革命胜迹与文化观光旅游区,以波阳为中心的农渔生态与水乡休闲旅游区。  相似文献   
4.
黄细嘉  邹春荣 《求实》2006,(3):64-67
江西及周边七省进行区域旅游合作,一方面除了要采取诸如整合资源、共建品牌,连点成线、搭船出海,扩大交流、活跃市场,注资兴业、扶强助弱,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等传统的普遍意义上的合作形式外,更重要的是要根据江西及周边七省发展的不同状况,积极探寻多边互动合作的途径和方法,创新我国区域旅游业合作的模式,采取区域性旅游大板块、资本市场促动发展、分区定位各得其所、多边合作点圈结构、互为目的地互为市场等模式,促进江西与周边地区旅游的全面合作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核心-边缘理论的九江红色点缀型旅游区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红色旅游发展的需要,运用核心-边缘理论,分析九江市域旅游发展总体战略中的核心与边缘关系,形成以庐山综合旅游地为核心区、以点状或块状分布的红色旅游地为边缘区的九江旅游布局体系。借鉴边缘效应理论阐释作为边缘区的九江红色旅游地的正向边缘效应,形成红色点缀型旅游区的发展理念。要通过完善旅游战略规划,重视红色资源;调整产品线路设计,融入红色景点;依托核心辐射效应,推介红色产品;合理开发红色资源,保护红色文化等途径构建典型的九江红色点缀型旅游地。  相似文献   
6.
赣湘两省红色旅游区域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2月底,国家明确提出了建立以韶山、井冈山和瑞金为中心的"湘赣闽"国家重点红色旅游区.作为红色旅游资源大省的江西和湖南,应该抓住机遇,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充分整合两地的旅游资源,发挥双方开展合作的交通优势、客源优势、资源优势、政治优势、情感优势,克服制度障碍等不利条件,实现两省红色旅游的实质性合作,共同促进革命老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