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22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18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4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民法现代化历程中的三个误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清末民初开始的中国民法现代化历程,在确立平等、自由、秩序等现代民法精神,构筑当代民法制度发展基本脉络的同时,尚存有一些遗憾与不足,以下三个历史误区更值得关注:民法现代化初期的民法价值理念,不恰当地追随了西方的“权利社会化”思潮;民法现代化历程始终未能摆脱国家本位主义的阴影;民法制度的创制过度突出了“制定法”地位与“法律移植”的作用。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反思这一百年的民法现代化历程之得失,以期重新展望、描绘更为美妙的民法现代化图景。  相似文献   
2.
公安机关要把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 ,必须做到坚持与时俱进 ,保持勇于开拓、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坚持党的先进性 ,执行和捍卫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坚持执政为民 ,创造人民群众满意的治安环境。  相似文献   
3.
信仰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动力和支柱。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信仰形势不容乐观,出现信仰迷失、混乱、弱化等现象。从根源上看,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是受到世界信仰危机、社会现实生活变化、历史思想反作用等因素影响。解决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从彰显人文关怀精神、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方面着手,走出信仰危机困境。  相似文献   
4.
眭鸿明 《河北法学》2007,25(10):29-33
本论题①缘自对邓正来先生关于中国法学"法律理想图景"缺失原因的思考.笔者以为,中国法学之所以未能形成自己的"理想图景",与研究中话语失衡现象很有关联.  相似文献   
5.
要确认税收是否优先于其他债权,必须权衡税收对社会的积极作用与对债权人的不利影响.显然,不同税种对社会生活具有的积极意义大小并不完全相同,对债权人利益的侵害程度也不完全一致,因此,现行税收优先权制度的存在依据是值得怀疑的,只有根据不同税种对公益与私益影响的权衡结果,建立区分税种的优先权制度,才同时符合民法的债权平等原则、...  相似文献   
6.
文章围绕和谐社会建设中打击网络犯罪这一主题,具体列举了当前网络犯罪的各种类型,分析了现实生活中网络犯罪所呈现的特点,前瞻性地提出了网络的发展动向,并深刻揭示了目前全球打击网络犯罪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世界各国在这方面所采取的战略对策,为打击网络犯罪提供了全面而清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对第十一届世青赛安保培训工作的全面评估有助于我们不断完善奥运安保培训模式。总结世青赛安保工作中的经验与不足,在2007年奥运安保培训工作中应强化监督机制,加大培训力度,丰富培训内容,完善软硬件建设,确保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8.
经济犯罪侦查线索是制约经侦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是整个经济犯罪侦查活动的关键。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发现并挖掘经济犯罪侦查线索,并对之进行系统研究已迫在眉睫。文章将经济犯罪侦查线索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考察,从基本的概念、特征到侦查线索的价值分析,都有较充分的论述,并对侦查线索获取途径的拓展和现行的经济犯罪侦查线索管理机制的完善作了深刻论述。  相似文献   
9.
诺思对制度及制度变迁的研究,始于新制度经济学,并最终通过对新古典范式的超越而达到自我完满。他把新古典经济学所舍弃掉的企业制度、产权制度、国家和法律制度、意识形态等制度现象纳入到了经济学分析的框架之内,运用成本一收益分析法和供求均衡分析法来分析制度的变迁,形成特色的制度变迁理论体系。但“理性经济人”假设和“边际分析”方法以及渐进式的制度变迁形式都存在着不可回避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一直实行道德理想主义教育,内容过于理想化而脱离实际。当前青少年底线道德存在诸多问题,需从底线道德教育的生活性、实践性、制度规范和教育方式等方面着手,提高青少年底线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