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丁仕原 《湖湘论坛》2010,23(2):85-86,91
章士钊是近代著名的无党派人士。他早年投身革命,参与了许多重大事件,特别是在国共和谈中立下汗马功劳。在抗战胜利前后,他同其他国人一样,也曾经做过政党梦,并一度组建了学会。政党没有建成,他又着手实业公司的组建,开始商业运营。可惜好景都不长,这两个理想均腹死胎中,没有实现。深受湖湘文化影响的章士钊一生丰富多采,历史不能忽略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20世纪30年代,我国曾出现过一位革新报纸副刊的闯将,“引来了杂文的全盛时期”。抗战中,他又进行了8年艰苦的文化“改进”。但在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下,他终于弄得精疲力竭,心灰意冷,晚年皈依宗教,在梦想的世界中终其天年。他就是湘籍著名作家黎烈文。  相似文献   
3.
20世纪30年代末,抗战正激烈之时,郁达夫接受新加坡《星洲日报》的邀请到南洋。对此,一直就有各种猜测。认为郁达夫到南洋带有官方使命,去作海外宣传占主流。也有人认为是为了挽救他与王映霞破裂的关系,在陌生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有的甚至认为郁达夫到南洋,是一种自我放逐。根据最新资料表明,郁达夫到南洋,主观上只是为了摆脱特工王戴笠的迫害,他最终与王映霞的分离就是明显的标志。但客观上是为了抗日战争,并做了大量工作。这无损于郁达夫文学家、烈士的光辉形象。反而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他的睿智与时代的无情。  相似文献   
4.
丁仕原 《求索》2007,(5):148-150
曾参是思孟学派的创立者,作为曾氏始祖,对晚清巨人曾国藩影响很大。曾国藩继承和弘扬了忠孝、诚信等儒家传统学说,并与湖湘文化勇于任事的特点结合起来,在慎独上另辟蹊径,形成其完关的传统人格,得到了世人尊重,也引起了后世的争议。  相似文献   
5.
郁达夫游记的生成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仕原 《求索》2008,(10):170-172
郁达夫是早期走向世界的文化人,足迹所至,留下了不少优美的游记篇章。这些游记作品吸取传统文化精华,融心灵于山水间,达到了”忘情忘我”的境界,开创了中国现代旅游文学的新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章士钊与章太炎结义于爱国学社,他们以《苏报》为阵地,开展反清革命。“联省自治”一说,是二章的义弟张继首先提出来的。按章太炎的想法,联省自治“本分三期,有省自治而后有联省自治,有联省自治而后有联省政府,节次稍差,便为躐等。”章士钊则写下了《评新文化运动》等文章,认为新文化运动,是亡文化运动。反对白话文,主张读经,二章的观点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7.
章士钊是近代著名"诗家"之一.他从1903年开始发表诗词,至1971年在他的学术专著<柳文指要>的再跋中写诗寄情,进行了70年的诗词创作,写下了近5千首诗词.他的诗词写得真诚朴实,语言清新自然,读来朗朗上口,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但章士钊诗词最重要的贡献是在其诗词中涉及近现代许多重要人与事,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8.
丁仕原 《湖湘论坛》2004,17(6):28-29
有人说 ,近代革命是广东人革命 ,浙江人出钱 ,湖南人流血。纵观一部近代革命史 ,在某种意义上无不证明了这一事实。正是湖南人的鲜血 ,孕育了现代中国。被章太炎誉为“无公则无民国 ,有史必有斯人”的黄兴[1 ] ,是这个时代的杰出代表。黄兴勇于任事 ,不争名利的高贵品质则体现了湖湘文化的特质。本文试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一黄兴是近代中国革命的先驱 ,湖南人的骄傲。他仅仅生活了 4 2年 ,就因积劳成疾过早离开了人世。就是在这短短的 4 2年间 ,黄兴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事迹 ,尤其是其精神为时人景仰。什么是黄兴的精神呢 ?1 聪慧勤奋 ,学以…  相似文献   
9.
李大钊深受章士钊的影响,在章主编的3份《甲寅》中,他参与了前两份的编辑工作,而且是《甲寅》日刊的主笔,写下了大量政论文章。他做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也有章的一份功劳。但他们之间的影响是双向的,没有李大钊,章后来也不可能走到共产党一边,成为著名的爱国人士。  相似文献   
10.
1944年7月,章士钊应友人邀请,有峨眉山之游。船过江津,他曾赋诗一首。诗曰:“鹤山曾此住幽人,鹤去人空剩古津。我是山阳江上客,怕嫌闻笛失寻邻。”在这之前两年,即1942年4月,陈独秀因贫病交加,在这里不幸辞世。陈比章大两岁,此时的章士钊正是陈独秀逝世的年龄,回首往事,怎不叫他感慨万千?综观章士钊与陈独秀一生的交往,即是同志、战友,又是论敌、对手。从上海相交,共同创办《国民日日报》、《甲寅》杂志,到北大同事;从章为陈两次打官司,到两人之间分歧,乃至相互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