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政治理论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在再次肯定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同时,明确确认了社会主义道德。这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不可忽视的实践价值。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决策中,我们对处理平等与效率问题常感到棘手。例如,在工资奖金的分配上,求平等似乎就该尽量缩小差距,而要效率则需“拉开档次”作为刺激因素;在人事安排上,稳妥而又果敢地裁减“赋闲”的职工,无疑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必要保证,但这样做又好象与社会主义的平等不尽相符;为了提高经济效率,理应对经营不善、严重亏损的企业出示‘红牌”,而“砸”了这些企业职工的饭碗,又往往与人们的平等观念相抵触……这种平等与效率难得两全的境况,常常使决策者陷入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地步。而要在这种情况下作出合理的选择,自然需要正确排列平等与效率的价值等级,科学地审视平等的内涵和差别的性质,并在此基础上确立调节平等与效率关系的价值方针。  相似文献   
3.
公正,亦即正义、公平、公道,是人类最古老的道德观念之一。在道德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虽然道德体系更迭变替,但公正原则却始终存在于道德的深层结构之中,以致我们很难举出一个不关心公正的道德体系来。公正,就其一般含义来说,是分配社会权利和义务时必须遵循的价值尺度,是调节人们相互关系的道德准则。毫无疑义,不同社会、不同阶级的人们对公正的理解是不同的,因而不同的道德体系对公正原则的规定也各不相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赋予公正原则以崭新的内容;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发展和完善的需要,决定了社会主义公正原则的根本尺度。正是从这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