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2005年10月12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向社会公布了新的《报纸管理规定》,并告知社会和各媒体:本规定施行后,新闻出版署《报纸管理暂行规定》同时废止,此前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对报纸出版活动的其他规定,凡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新的管理规定“自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新公布的报纸管理规定,是我国新闻出版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法规。作为报纸的从业人员,都应当认真学习和领会文件的核心精神和对报纸出版的各个环节的法制性的规定。学习和执行新的《报纸出版管理规定》,将有利于报纸更好地唱响主旋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全面提升报纸的文…  相似文献   
2.
我在地方党报新闻研究机构工作的体会地方党报设立新闻研究机构,最早约始于八十年代的中、后期。《盐阜大众报》在1989年以前没有设过研究室或研究所的机构。重视报纸新闻业务的研究,是随着报业的发展而放在了地方党报机构改革的议程上。《盐阜大众报》的新闻研究室设立于1989年,本人荣幸地担任首任研究室主任2年多,10年后的1999年,我又回到研究室主任的岗位,此时已经50多岁了,到2005年的7月份,从这个岗位上退了下来。回顾前后两次担任8年多研究室的工作,真有许许多多的感叹与体会。两次负责一家地方党报新闻业务研究工作的经历,使我深深感…  相似文献   
3.
华商会召开前夕的南京市,花团锦簇,一派喜庆景象。9月8日-9日全国地方“百强”报刊社峰会——社长总编论坛在南京举行,中国报刊业的“领军人物”——“百强”报纸、杂志的社长总编百余人云集南京,重点探讨在中国加入WTO以后做大、做强、做活、做优报刊业的新概念、新思路和新方法。论坛期间,中国报刊业“群龙”聚首,研究办报、经营理念,交流做大做强做优中国报业经济,迎接入世后新挑战的思路,给有幸赴会的笔者以许多全新的信息和理念。  相似文献   
4.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提出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也是赋予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共同责任和现实课题。作为领导干部,只有带头肩负这一重大政治责任,争当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精心组织者、积极促进者和自觉实践者,才能确保学习活动的全员化、常态化、自觉化,更好地推动部队建设科学发展,有效履行使命任务。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传媒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下,异质媒体也好,同质媒体也好,竞争的焦点不约而同地聚集在新闻的竞争上。有的主打本土新闻,有的主攻焦点新闻,有的千方百计做好深度报道,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是纵观新闻做得好的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他们基本上都把握了这样一个规律——以较新的新闻采编理念全力凸现新闻的显著度,从而赢得新闻竞争的主动权,占据新闻竞争的制高点,进而赢得读者和市场。国内外许多传播学专家将新闻分成被动新闻、主动新闻、可预测新闻、不可预测新闻以及期待性新闻,也还有许多专家又从模式上划分了众多新闻。但是,无论新闻的样式有多少种类、多少类型,新闻记者、新闻编辑的基本功之一就是要学会使得新闻“重要起来”,而“重要起来”的核心就是从发现入手进而在采写和编辑的两大重要业务环节上凸现新闻的显著度。  相似文献   
6.
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许多地市级党报纷纷扩版。在扩版的运作中,诞生了一些新的专刊(版)及周刊。应当看到,新一轮报纸的改版和扩版,其根本目的是扩大新闻信息容量,增强有用性和可读性,强化党报的市场竞争力,而这种竞争力有包含着对广告市场的占有。从理论上讲,这些大部分带有行业特征及专业性质的版面,是介于新闻和广告之间的边缘化了的版面。这些版面是整张报纸  相似文献   
7.
1999年出版的《新中国传媒五十年》一书概括中国报业发展的基本认识为九大方面,其中四条涉及到报纸的功能和属性,一条是“进一步认识到政治是报纸的灵魂”,一条是“引导舆论是报纸的社会责任”,一条是“报纸的本质是信息”,再一条是“报纸的基本功能是传播信息”。在这些基本认识逐步形成的同时,新闻学术与实务界中许多专家学者和领导着力研究与实践着报纸的基本功能是导向功能的理论,并撰写了大量的理论文章以及成功导向的经验总结。所有这些,为我国新闻传播与新闻宣传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供了理论武器和实践指南。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作重要讲话时,要求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关键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去观察当今世界,观察当代中国,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