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政治理论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则永 《团结》2011,(6):47-50
武昌城头的枪声.迅速传遍了华夏大地。各省革命党人闻风而动,纷纷联合新军、会党、学生、商人、士绅乃至官僚等各阶层人士,携手推翻清廷的统治。革命之火.迅速在华夏大地蔓延开来。清廷的封疆大吏有的弃职逃命.有的表示拥护独立。  相似文献   
2.
刘则永 《团结》2006,(1):4-10
2005年12月21日,冬至的前一天,正值北京隆冬时节,寒风萧瑟,滴水成冰。但在民革全国社会服务工作经验交流暨表彰会会场内,却洋溢着一派温馨、欢快、热烈的气氛。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民革开展社会服务工作20多年,第一次召开如此规模的表彰大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  相似文献   
3.
刘则永 《团结》2011,(5):48-51
接二连三的武装起义,此起彼伏的民众反抗,天文数字的赔款,让清政府实在是招架不住了。危机四伏的清王朝,不得不重启新政,准备立宪。但这并没有挽救满清的命运。新政中编练的新军成为了革命党的阵地:各省咨议局把立宪派集合了起来,但立宪进程的犹疑、反复,尤其是“皇族内阁”的成立,又把他们推向了革命派。满清的王座摇摇欲坠,只待武昌城头的一声枪响,便坍塌崩溃了。  相似文献   
4.
刘则永 《团结》2011,(3):55-58
兴中会成立后,孙中山先后组织和领导了广州、惠州等武装起义。这些起义大多是以旧式会党、绿林为主要力量。起义虽以失败而告终,却在广大范围内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也促使孙中山  相似文献   
5.
刘则永 《团结》2007,(6):16-20
隆冬的北京,天寒地冻,滴水成冰。2007年12月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三层小礼堂,洋溢着一派欢乐、祥和、喜庆的气氛。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暨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60周年纪念  相似文献   
6.
刘则永 《团结》2011,(2):52-56
早年孙中山:从农家子到革命家美丽富饶的珠江三角洲,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传统,自近代以来,一直得中国风气之先。被誉为中国近代留学第  相似文献   
7.
刘则永 《团结》2011,(1):56-59
瓜分豆剖的中国右面的《时局全图》诞生于1898年,它是中国第一幅近代漫画,作者是孙中山的战友、革命志士谢缵泰。  相似文献   
8.
刘则永 《团结》2007,(1):22-24
2007年2月7日,北京人民大会堂,气氛庄重而热烈,民革北京市委2003—2006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会在这里举行。民革朝阳区委第一支部等34个基层组织受到表彰。其中,民革东城区委第五支部(以下简称“五支”)的“定点以医扶贫”工作受到大家的关注,被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的有关领导誉为“小支部的大手笔”。笔者在多方了解了五支近几年的工作情况后,对其间发生的巨变产生了兴趣,几经联系,在一个初春的下午,走访了五支主委、北京鼓楼中医医院副院长陈力夯同志。  相似文献   
9.
刘则永 《团结》2011,(4):51-55
20世纪初,刚刚扼杀了戊戌维新的清政府,在内外交困的状况下被迫走向改革之路,推行"新政"。可是这些领导改革的大臣,对"改什么,如何改"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从军机处到各部大臣这些重要官员,他们一直接受的是传统教育,虽然耳闻目  相似文献   
10.
刘则永 《团结》2010,(2):58-60
这张图片很特别.里面既没有人,也没有景,只有一方写着6行毛笔字的不规则形状的白绸巾。信中涉及的(谭)平山、(柳)亚子、(郭)春涛、真如(陈铭枢)、蕴兄(朱蕴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