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忽然想到     
摇人要心地坦然。一坦然便乐观,乐观主义者,“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树;性天中有化育,触处都鱼跃鸢飞”。此境界须经磨炼化砺中来。石本有棱,亿万年碰撞磨洗,即成圆卵;心本存火气,连番摸爬滚打,几番撞墙碰壁,便悟出人生之真谛。“人情阅尽秋云厚,世事经多蜀道平”。此言甚妙。先哲主张“无我”,那是针对尘世人们“太有我”而说的。人们看“我”太认真,所以有种种烦恼。烦恼来自名利之累。一概不承认、否认名利也不成。古人说:“不复知有我,安知物为贵?”“知身不是我,烦恼更何侵?”话虽好,可是没人做得到。符合实际的做法是:给自己合理…  相似文献   
2.
“江南有丹橘,终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这是唐朝开元间诗人张九龄的诗句。张九龄,字子寿,公元637年生于韶州曲江,自幼聪敏好学,官至中书令。后受奸相李林甫排挤,于开元二十五年被贬为荆州长史。九龄为相,  相似文献   
3.
惠而不费     
“为官一任,致富一方”,这是大多数领导干部的从政心愿与目标。 但是,真要使一方百姓致富,仅有良好的心愿显然是不够的,还必须下决心付诸于行动。但行动之中也大有文章可作:组织笔杆子,一二三、七八九地订措施、编经验,汲汲于登报刊、上电视是一种行动;不从百姓愿望出发,搞各种形式主义的劳民伤财的“花架子”,也是一种行动;从当地实情出发,不急功近利图虚名,扎扎实实打基  相似文献   
4.
民主的内容很多,比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等。从经常发生在人们身边的事情来看,无论上述哪一项内容,都有许多相当“不充分”的地方。就说民主决策吧,我们不否认许多正确决策是在广泛的民主基础上“决”出来的,但又有多少千奇百怪的决策不是在非民主、非正常情况下由少数权力者“决”出来的?民主权利须由法制来保障,反民主的权利同样须靠法制来抵御和制裁。既然非民主的决策时有发生,那么,就说明法制保障威力的失效。而法制威力的失效,必然会经常出现民主的被动。  相似文献   
5.
现在,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都时兴说"内聚合力、外树形象"之语,走在街头,这样的标语触目皆是.如果真的这样做,当然是利国利民,好处多多,可真正做好,不下点扎实工夫、不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是不能奏效的.  相似文献   
6.
今年第6期《北京文学》发表了作家张平两部书(即《天网》和《法撼汾西》)中的主人公,一位名叫刘郁瑞的县委书记的自白。读罢不由得血涌周身,激动不已,深深为这位县委书记的高大形象以及他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为他不畏权贵、敢说真话、为民请命的大无畏精神所折服。现将我以为比较精彩的部分摘录几段评点如下,以与广大同仁共飨。  相似文献   
7.
人在不能左右自己命运、经常出现不顺利、不理想状态时,常常会把原因归于毫不相干的某些事物。于是,自古以来,疑神疑鬼找人“看看”之风盛行。看什么呢?无非是看看风水、面相、室内摆设等是否合乎某种规则和说法,是不是吉利等等。因为信服此道的人认为:人的命运和这些事物的势态有关。此道虽然有些可笑,但还是代有其昌,绵延不绝。这种事情,古人有,今人也有,国人有,国外也有。请看,日前就有一例:韩国的《朝鲜日报》披露,韩国外交通商部“接连发生不如意事情”,一再受到各方谴责。而受谴责的原因,不是主观上的,也不是工作上的,而是因为墙上悬…  相似文献   
8.
3月的黑龙江大地春草泛绿.阳光明媚.到处充满勃勃生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等一行的到来.更给这里增添了盎然春意。围绕党员先进性教育、党风廉政建设和老工业基地振兴等问题.曾庆红走乡村、入农户.进工厂.看社区,与党员干部倾心交流,与人民群众共话桑麻。此行,是曾庆红同志第7次来到黑龙江,他对这片热土充满深情厚谊。只要能带领群众致富就好一路上,曾庆红深入乡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户家中调查研究,鼓励农村党员、干部更好地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  相似文献   
9.
傻子与骗子     
哲人说:傻子身边必然有骗子。骗子之于傻子,犹如热恋中的情人,谁要劝其分手,他就和你“急“;傻子之于骗子,犹如传销活动中的“下家“,一旦上钩,再想不傻,为时已晚。傻子钟情骗子,常在被骗得如痴如醉时,庆幸自己交上好运,嘲笑别人的愚不可及,甚至没事捂嘴偷着乐;骗子依赖于傻子,是他们一旦离开傻子,就要丢饭碗,喝西北风。所以,关键是大批大批地发现和培养傻子。傻子偷着乐,骗子背着傻子更乐。当然,傻子乐得可怜,骗子笑得狡诈。傻子从来不承认自己傻,犹如醉汉常说“我没醉“;骗子从来不承认自己骗人,犹如暗娼最忌别人说她“养汉“。傻子将忠诚奉送给骗子,骗子将谎言卖给傻子。高水平的傻子,是用  相似文献   
10.
根据习惯,大人管教孩子,火气上来,“打打耳光”是常有的事。据说,这是疼爱孩子的表现。现在的大人儿时曾这样被“疼”,长大当了父母也便这样去“疼”孩子。 据说,现在这种习惯已受到了挑战,孩子们对这种“疼”法提出了抗议。有消息称,前不久,英国有100名小孩子到首相布莱尔官邸前游行,要求当局禁止家长以打耳光的方式惩罚孩子。这次游行是由于英国政府对这种管教方式的长期认可引起的。英国曾于 1860年立法允许家长掌掴孩子,近一个半世纪以后,这种方式仍未从法律上被禁止,这就难怪孩子们在忍无可忍之后上街游行了。 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