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吴俐磊 《学理论》2012,(31):12-14
目前对社会主义价值的研究和讨论往往最终归宿于唯心主义,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唯物史观主张,价值本质上是一种主体性关系存在。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应内在地存在于创立、运用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因此,只有把价值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才能找到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原则。  相似文献   
2.
吴俐磊 《学理论》2012,(32):44-46
唯物史观的建立为我们科学考察人类社会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从青年时代直到晚年都是运用唯物史观来观察、分析人类社会,他认为人类从原始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是一种复归式发展。马克思复归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1956年底,以农业合作化为先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标志着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立,中国历史迈入了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从总体上说,我们党对残存的个体私营经济是继续执行改造的政策,本文拟就此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