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对廉政文化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改变了传统廉政文化建设的舆论场,扩大了廉政文化建设的话语权,激发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促进了廉政文化建设的时度效。但西方腐朽文化的渗透、网络暴力文化的侵蚀、网络守法意识的淡漠及监督机制的缺失,严重阻碍了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发展。因此,进一步加强网络文化引导、完善新媒体相关法律法规、构建新媒体反腐败预警机制、提升廉政文化建设队伍的新媒体素养,是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积极作用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周耀宏 《前沿》2013,(18):108-109
党的十八大对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伟大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公民的共同参与、协同推进,从而探索出有效的实践路径。要政府主导,引领公民道德建设科学发展;要社会参与,构建公民道德建设的系统体系;要媒体造势,营造公民道德建设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思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4.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党始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和统领各项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不断加强。科学总结十六大以来党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对于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周耀宏 《理论月刊》2010,(10):56-59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复杂多样,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主流意识形态权威性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主流意识形态权威的建构必须着眼于创新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与实践,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高素质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从而使主流意识形态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形成持久的理论认同。  相似文献   
6.
十六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狯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并有力地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创新,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耀宏 《桂海论丛》2009,25(1):16-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其整体性集中表现在该理论体系逻辑结构的严密性和系统性,涵盖内容的广泛性和完整性,价值追求的坚定性和一致性以及理论发展的连续性和相承性.  相似文献   
8.
周耀宏 《世纪桥》2007,(5):32-33,39
在毛泽东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农民问题始终是他倾心关注的一个问题。20纪60年代,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把探索的成果付诸实践,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他不失时机地抓住大寨这个典型,看到了要改变落后的农村面貌,把农村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发挥人的无限潜力,依靠人民的自力更生的精神;毛泽东在探索中发现,要使农民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保证农村基层的当权者保持革命的纯洁性,就要持续地进行阶级斗争,向农民灌输社会主义思想,批判资本主义倾向,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占领农村思想阵地;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毛泽东认为“穷”是最大的资源,“穷”是中国跃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思想理论创新是党的建设之根本。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果,其基本经验主要是:理论体系创新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动力源泉,教育模式创新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机制保障,理论研究与宣传实践创新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坚实基础,理论学习和培训制度创新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