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通 过对当前 政府职 能的构成 要素、权 力调整和 流变过程 等内容 的分析, 总结出其 中适应市场经 济发展的 服务化转 变趋势 ,以此阐 证政府职 能的服务 化定 位理 论, 并在 文末 就服 务化 转变 的实 践途 径简略作 以评述  相似文献   
2.
公共政策的形成与制定是政府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分配的基本前提条件。因此,社会利益在政策形成过程中的有效输入与综合对社会发展极为重要。我国长期实行的“群众路线”式的利益输入机制,尽管存在极大的环境适应性与优越性,但在表达群众自主利益方面尚嫌不足。故本文在坚持群众路线的基础上,从公共政策角度分析了现有的群众利益输入机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若干强化群众性利益输入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浅议县级政府行为能力之不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条件下,县级政府在县城发展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的领导作用。但受实际行为能力的束缚,其相应的职能却难以得到全面践履。为此,本文试从政府的权威影响能力、自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等三个方面,分析其行为能力不足的实际成因,以此作为对县级政府行为能力的一种浅近探讨  相似文献   
4.
政府具有天然的扩张性,但市场与社会的发展又要求政府必须是“有限”的,所以人们不得不用宪政模式来管束市场下的政府,以此来维护自由的市场空间。而当前机构改革正是要使政府在组织上适应市场的需要,实现无限政府转变。因此,机构改革和设置必须要遵循宪政原则,以此来约束机构扩张,实现政府的市场化转变。本文通过对宪政原则和其前提实现条件的分析、阐明了未来宪政对政府机构设置的要求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市场与政府的融合始终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尽管二者在理论上具有互补互益的特性,但在具体实践中却鲜有协调发展的实例。不过,从近现代民主国家发展历程来看,能够充分适应市场变化的政府体制恐怕只有宪政模式。而当前,我们政府改革在机构设置方面困难重重、问题成堆,其归根结底的原因就在于与市场相契合的政府运作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因此,从宪政角度探讨角度探讨和思考市场条件下政府机构合理设置的问题,必将有利于政府与市场的实际结合,对现实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要改变传统政府权能弱势的形象,就必须实现政府职能的服务化转变。而且就政府职能本身而言,也体现出较强的服务化倾向。必须遵循职能模式转变的客观规律,探索政府职能服务化转变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知识转移与科层制解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组织形态与社会环境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彼此互相适应.但从根本上讲,组织形态是一种随动变量,其随社会变化而逐渐发生形态衍变.因此,本文从知识转移角度理性探讨了组织环境的变化,剖析了科层制组织在知识--决策配置方式上所存在的不适应性,并据此简要预测了未来的组织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