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政治理论   5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尹忠华 《侨园》2022,(12):49-51
<正>“千山白”对好酌饮的人来说并不陌生,但若提及“千山”怕是多有人误会成鞍山的“千山”。千山白酒,确是因一座山而得名,但这座山指的是位于辽阳市东南角的千山,话说山中奇峰迭起、塔寺棋布,共有峰峦九百九十九座,故得名“千山”。千山北沿,便是细水长流的太子河。山水共成一色的同时,也孕育了当地独有的白酒佳酿——千山白,“东邻千朵莲花秀,北绕活水一湾清”就是千山白天时地利的独家优势。2009年,  相似文献   
4.
王小丹  尹忠华 《侨园》2022,(4):24-26
<正>“水源草场双俱全,富饶美丽真可爱,这就是我的家乡。肥壮的马儿在奔跑,雪白的羊群似珍珠,我爱这可爱的家乡”。“淡蓝淡蓝可见的呦,是那明朗的蓝天,啊哈啊哈嗬咿,与蓝天永固的呦,成吉思汗后代蒙古人,啊,我们蒙古人嗬咿”。“大门上的打瓜灯,大凤朝阳凤头灯,层层叠叠的双边灯,  相似文献   
5.
尹忠华 《侨园》2022,(7):14-16
<正>喜欢古典文学的人对拂尘并不陌生:“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李纨、凤姐立于案边布让。”这是清小说《红楼梦》中出现的拂尘描述;“(荆公)亲手于鹊尾瓶中,取拂尘将尘拂去,俨然如旧”,这是明小说《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中出现的拂尘。实际上,拂尘有据可查的文学记载比这还要早,最早见于晋·无名氏《白纻舞》歌诗之一:“制以为袍余作巾,袍以光躯巾拂尘。”无论是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6.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包括中华民族在内的世界各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宝贵精华,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价值。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和留下了灿烂辉煌、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目前中国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3068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达40项,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非遗第一大国。  相似文献   
7.
正"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这两句出自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送官归京》的诗句中,提到的"胡琴"便是琵琶之外的胡人乐器,这是"胡琴"最早见于诗词中的文献记载。这种具有东方神韵的乐器,与中国人一起饱含了岁月的蹉跎与艰辛,渗透到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8.
9.
正鲁菜、川菜、粤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是我们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中国传统饮食的"八大菜系"。他们以各自或甜或咸、或鲜香或卤炖的口感或烹饪方式,占领着人们的餐桌,也成为异乡人领略地方风土人情的第一道突破口。在非遗的框架下,辽菜异军突起,成为超越八大菜系第一个申遗成功的地方菜系,这无疑为"东北菜"正了名,也为辽菜系赢得了应有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0.
正"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费孝通老先生在1990年他80大寿时,意味深长道出的十六字箴言,告诫世人,不仅要懂得各自欣赏自己创造的美,还要包容地欣赏别人创造的美,唯如此,才能将各自之美和别人之美融合一处,才能实现理想中的大同美。无论是天然的美、纯粹的美,还是融合的美,在非遗的传统美术类都表露无遗。作为十大类中的最美表达,传统美术类项目可称得上是非遗的美丽代言人。剪纸、刺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