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政治理论   9篇
  201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九亿农民的收入能不能逐年以较大幅度增加,这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2.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底出版了阎志民任主编的《邓小平理论研究》一书。这部40余万字的著作由北京大学、中央党校和北京社科院的7位教授参与撰写的。1996年10月出版,时隔一年即党的十五大后,作者根据党的十五大精神和我国改革实践的新发展,对这部著作做了若干修订。这本书主旨大概如它的顾问黄楠森先生在序言中第一句话所说的“是对邓小平同志的改革思想的系统而完整的论述和研究”,但看完这本书,则不敢苟同黄先生这一说法。这部书修订后分为六篇,第一篇《改革的基本理论》是总纲,第二篇《经济体制改革》、第三篇《…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广泛运用,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主体间性理论的引入对我国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实践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通过对陕西某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应用模式和操作方法调查研究发现,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亟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交互意识,建立合理有效的沟通模式,丰富网络互动交往的对话内容,开展系统的网络媒介教育,注重网络教育与现实教育相结合,从而建立教育效果评估长效机制,增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实效,促进师生思想道德的和谐共生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4.
改革,极大地促进和充分调动了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人的生产积极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四年间,我国变化最大、对整个国民经济发生了带动作用的农村第一步改革,取得了举世公认、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没有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的各类责任制的建立,两亿多农户不可能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九亿农民的温饱问题也难得解决.因此,完全可以这样说,农村改革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为九亿农民大力发展商品生产、致富奔小康开创了极为广阔的天地.亿万人民的实践将会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必将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和改革步伐,本世纪末,我国实现小康目标,寄希望于市场经济大发展.我们可以说,小平同志所提出而为十四大确认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深远意义当不会亚于毛泽东当年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那一光辉论述.  相似文献   
5.
我是《理论导刊》的读者。觉得它在办刊中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因此刊物越办越好,路子愈走愈宽。我为陕西办出这么一个省内外具有影响的高品位杂志,从而获得国内中文核心期刊的荣誉而感到分外欣喜。党的十四大提出了...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开宗明义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再次重申农业是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必须充分认识发展农业的重要性、艰巨性,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基础论”和“首位论”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党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所作出的具有客观规律性的科学总结,是促使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法宝。这是我们党在五、六十年代因“三分天灾七分人祸”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之后,在认识和理论上一个飞跃,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因此,“基础论…  相似文献   
7.
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严峻挑战张国宁粮食是个世界性的大问题粮食是一个世界性的大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银行近年来尖锐地提出:世界人口如继续急剧增长和"城市化"、"工业化"趋势进一步发展,那么到2000年左右世界将面临粮食严重匮乏的危险。一些国际权威机构...  相似文献   
8.
切实保护农民利益。调动亿万农民生产积极性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中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在农村稳定与发展中居于极其重要的突出地位。邓小平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民问题,他提出要“调动全国百分之八十人口的积极性”,强调给亿万农民以实惠。我国农村改革所以成功,正是由于几亿农民掌握了生产自主权而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亿万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劳动者是生产力要素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个因素。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说明,什么时候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政策,努力调动和…  相似文献   
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六大的主题,是13亿人民本世纪头20年要竭尽全力为之实现的伟大工程,这一惠及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工程具有世界意义。(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没有9亿农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全国总面积71%和约占全国人口29%的西部地区,奔小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