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政治理论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镜与灯的对话--反映论与物感说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渭涛 《理论导刊》2002,20(4):37-39
中国新文化运动以来,马克思主义的文艺反映论逐渐成为中国文艺理论的主导思想。它的形成、确立以及巩固,固然与国际共运和国内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历史选择分不开,但是,一种异国学说或理论,能够长时期根植于中国并有所发展,与中国传统文艺思想物感说的相似性机制密不可分。当然,作为东西方两种古老文明传承下来的两种文艺思想,特别在文化原型上,也是异质分流的。一、反映论———镜:“摹仿”派生的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求真模式关于反映论的哲学基础,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论述得全面而精要。社会的精神生产和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2.
卢卡契在《审美特性》第二卷中有一段关于审美创造主观性及主体原则的精彩论述,值得深入探讨。“‘没有主观就没有客观’这一命题,在认识论上具有纯粹唯心主义的意义,而在美学中对于主──客观关系却是根本的。当然,每一审美对象本身是不依赖于主观的存在物。当这样理解时,它却只是一种物质的存在,而不是审美的存在。若要使它的审美规律性起作用,那么与此同时,也就设置了一个这样的主体:因为它的审美本质特征正如我们反复说明的,是在于,通过模仿这样一种客观现实的特殊反映,在接受主体那里唤起一定的体验,忽视了这一点,审美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