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1.
将"现实的个人"确定为唯物史观的首要前提和出发点,是马克思恩格斯同青年黑格尔派、特别是同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斗争的结果,是清算抽象的"人"的结果。我国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在准确认识和把握"现实的个人"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的基础上,对"现实的个人"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现实的个人"既是唯物史观的前提与出发点,也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前提与出发点。  相似文献   
2.
一、毛泽东理想主义的特征传统文化与社会现实的土壤塑造和培养了毛泽东思想与个性中的理性主义倾向,也就注定了中国和建设必将深深地烙上他理想主义色彩和浪漫主义气质的印记。毛泽东的思想与个性中饱含的理想主义色彩具有鲜明的特征,其主要表现如下:1.以建设未来理想社会、实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对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生态文明作出战略谋划,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规律性认识的不断深化,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待.诞生于20世纪末的生态现代化理论就是在尊重生态理念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互利共赢,这对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和生态文明社...  相似文献   
4.
人类历史上关于民主的思想与实践异常丰富。现代中国与西方的民主在本质上也有差异,认为:西方民主政治是以契约理论为支撑的契约民主。中国的民主政治是以共同体为目的而形成的德性民主。通过比对这两种民主,凸显中国民主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