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改革开放新时期,胡乔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诸多理论问题,如社会主义的内涵和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原则和方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等,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作出了很大贡献。胡乔木的探索至今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胡乔木在毛泽东思想研究中作出了杰出贡献。其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成为自延安时期以来中共党史学界对毛泽东思想最为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在主持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过程中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成为中共党史上第一次真正公正、客观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标志;20世纪90年代初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70年以来的历史高度,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在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中,"革命必须衔接理论"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存在矛盾和冲突。毛泽东对"革命必须衔接理论"的选择,意味着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放弃。这种结局,无论对于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探索,还是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均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法制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中有关法制建设的思想,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5.
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对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具有重要意义。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仍然十分错综复杂,渗透与反  相似文献   
6.
胡乔木研究中共党史的思想发展进程,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每个阶段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第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以论带史、按照两条路线斗争的思路研究党史等;第二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思想大解放、注重理论反思等;第三阶段的主要特点是视野更开阔、观点更新颖、学术更有深度等。探讨胡乔木在三个历史阶段研究中共党史的不同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深化胡乔木思想研究和中共党史史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自胡乔木1992年去世至今,对他的研究渐渐多了起来,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相关胡乔木中共历史研究的论文200余篇,专著十几部。本文试图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作一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8.
胡乔木是中共党史领域一位重要而特殊的人物,他长期担任毛泽东和中央政治局秘书,在中共中央工作长达50余年,被誉为"中共中央第一支笔"。在半个世纪的党史研究中,胡乔木发表了许多影响深远的党史论著,取得了卓越的学术成就。他对土地革命时期若干重大事件进行的深刻总结和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