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生态合作治理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沿线国家为应对复杂生态环境问题而采取的跨区域协同共治机制。当前,“一带一路”生态合作治理在自然灾害和生态风险应对、基础设施与清洁能源绿色合作、合作机制建设与对话交流、合作规划和参与指引建设、技术转让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注入了新动力。同时,也面临着大国博弈导致治理碎片化、各国发展现实差异与理念偏差、本国利益保护偏好、国际合作平台机制欠缺等问题。因此,需要从政府和民间两个层面加强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引导,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对外的生态治理合作交流平台与机制和对内的政府与企业约束引导机制的建设,担起中国责任。  相似文献   
2.
"两山"论是习近平对我国生态实践进行文化反思的理论结晶,蕴含生成、构造、价值、实践四重逻辑。生成逻辑有实践和理论两个维度,昭示文化适应过程中人与自然关系及其演进规律;构造逻辑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横向结构基于文化适应的日常生活面向,纵向结构囊括社区、地域、国家、国际的多层次共同体;价值逻辑体现在源于中国本土地方性知识,但在人与自然、全面小康与美丽中国、中国话语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彰显多维普同性价值;实践逻辑围绕生态文化的宣传与重塑、生态制度的系统化建设、生态治理行动的绿色开展等层面推进,体现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