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武立波 《学理论》2011,(15):46-47
传统是不可能被抛弃的。因此要在新时代承继并革新传统,就有必要从传统中寻找并发扬未被实现的潜能。在孔子的思想中,从"天命不可违"到"人能弘道"之间,无疑存在着人的主体自由选择。而人的自由和天命之间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关系。人对天命的认识需要经过怎样的过程。天命和天生之间又蕴含着怎样的冲突,冲突的结局如何,这些都是需要整理和分析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武立波 《世纪桥》2011,(11):37+40-37,40
牟宗三"新外王"的目的在于在儒家的体系内寻找可以和现实对接的内容,为儒家接续新的生命,其本质并非是为了引领时代,而是为了在时代已经发展的情况下为儒家接续新的生命。因而他首先要做的就是为这个生命的价值寻找体系内的合法性和必然性。而这个合法且必然的"应然"却和现实的"实然"之间存在着针对权威性的冲突。  相似文献   
3.
牟宗三心学既是对儒学既有传统的继承,也是在西方本体论指导下的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创造。牟宗三依托陆王心学建立起自己的道德形上学,其关键在于强调人的道德实践与天(即无限)的关系,使儒家道德实践具备普世意义和开放性的姿态。但是牟宗三哲学是时代在思想中的反映,因此无法充当时代的先导。这种企图和努力是其陷入困境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4.
儒道互补框架下个体对集体既依赖又疏离.儒家政治文化传统将个体牢固地限制在家族的谱系之中,使之丧失掉自己的独立性,成为依附性的存在;因为个体必须依靠家族的力量才能生存下去,所以在集体的优先性上出现了先小后大的阶差式倾向,并由此导致集体认同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道家思想鼓励个体在精神上脱离儒家社会的等级束缚,从而加深了个体对集体的疏离与超越.构筑现代公民社会,树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度的批判与扬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