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政治理论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江泽民同志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这是一个科学结论。学习和研究这一结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时代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在不断丰富、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对作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问题,有必要进一步认识和研究,并作出新的概括。本文想就国际和国内在对这个问题讨论成果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科学社  相似文献   
3.
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苏联布尔什维克党和人民,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探索,经过6年的实践,得出一个结论:社会主义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是能够建成的。这是列宁在逝世前集中全部精力解决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这一理论,主要反映在他逝世前几年的一些著作中,如《日记摘录》、《论合作社》、《论我国革命》、《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等等。本文就这一理论是怎样产生的、其内容是什么,学习它会给我们提供些什么有益的启示,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指出,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又指出:“十四年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这两段话,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指明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毫不动摇的战略意义。它集中的反映了邓小平的百年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三大报告,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经验,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轮廓。这标志着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也标志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重大突破。这一新的突破,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人们的实践中发展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有其客观条件,也有其主观条件。探讨这一理论的形成,对于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