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政治理论   7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湘绯 《瞭望》1993,(29)
钱钟书先生的名字早就如雷贯耳,孤陋寡闻的我,一直以为钱先生是一位训诂学专家。及至读了《围城》,才知道先生还是一位小说家、语言大师、幽默大家。自从看了《钱钟书研究采辑》(一),才对这位学贯中西的钱先生的为人治学,以及他在文学领域和学术上的成就,有了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对《管锥编》、《谈艺录》、《围城》等巨著有了较确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湘绯 《瞭望》1986,(39)
一九三三年的一天清早,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诗人,在采石矶江面,跃下江轮,拥抱了水中的朝阳,永远消逝了。别人以为是失足落水,投下救生圈,他不用,挣扎几下,兀自沉入水底,与屈原、李白作伴去了……这就是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国的济慈’的著名诗人朱湘的‘沉江抗议’。  相似文献   
3.
湘绯 《瞭望》1991,(38)
自从1979年《新文学史料》发表郁风的回忆录《三叔达夫》以后,这位被“冷藏”了30余年的五四文学巨匠之一的名作家,才随着一篇篇有关他的回忆、纪念文字,以及京、津、沪、浙、穗等地陆续重版的《沉沦》、《日记九种》、《毁家诗纪》和十二卷《郁达夫文集》等,逐渐显露出他的本来面目。但是,这位在生前,甚至死后都一直被误解为颓废、消沉、感伤,耽于醇酒妇人的天才诗人、作家,在远离祖国、流亡南洋、直至牺牲的最后七八年间的所思所虑,所作所为却鲜为人知。 最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了郁风主编的《郁达夫海外文集》,辑集了郁达夫自1938年8月至1941年11月在新加坡和  相似文献   
4.
湘绯 《瞭望》1991,(45)
孩提时,从父亲收藏的《京剧汇考》上,第一次看到梅兰芳的剧照,便为他天仙般的姿容所倾倒。当父亲告诉我,这是一个男子妆扮的时候,我简直惊呆了!稚嫩的心田由是深深印上了梅兰芳的大名。但是,直至六十年代初,我才有幸观赏了梅的表演。当我第一眼看到那个已经发福  相似文献   
5.
湘绯 《瞭望》1986,(34)
记得第一次看到叶灵凤先生的大名,是在鲁迅先生的杂文里。印象最深的是形容他「唇红齿白」那只是对当时创造社一些人说他「满口黄牙」的反击,并无政治意味在内,可注释则说他是「汉奸文人」。于是,叶灵凤、「唇红齿白」、「汉奸文人」便杂乱无章地封存在一个中学生的记忆库里,一晃二十余年。忽然,去年的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罗马文学中,最早繁荣的是史诗、抒情诗。散文发韧稍晚于诗,却也斐然可观。现存的古希腊、罗马散文有好几千万字,要比诗歌多许多倍,称得上源远流长,洋洋大观,实在值得介绍、研究。 组成古希腊散文的重要成份是演说辞,分政治演说、诉讼演说和典礼演说。古希腊城邦奴隶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为演说的繁荣提供了温床。罗念生老先生编译的《希腊罗马散文选》,选译了伊索格拉底的《泛希腊集会辞》、狄摩西尼的《第三篇反腓力辞》、西塞罗的《第一篇控告卡提利那辞》,这是  相似文献   
7.
著名诗人、翻译家、南亚文化研究家、印度梵文专家金克不教授,近年来时常以他轻灵隽永的笔触,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每有骇世惊俗的独到见解。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身居斗室,终日与书报为伍,广采博览,思想极为活跃,谈锋尤健,对青年一代更是关怀备至。你若登门求教,他便不惜放下手头工作,与你竟日长谈,使你如闻天籁,记不胜记(他不让录音),满载而归。对于各方约稿,他也竭力予以满足,而且涉笔成趣,说理透彻,很能吸引青年读者。 他虽已年逾古稀,却童心未泯,追求“新潮”,为人为文,不落俗套,连回忆录也写得与众不同。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