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通过对驻沿海部队16个单位486名青年官兵的调查发现,沿海部队青年择偶难的问题逐渐突出。作者就此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先秦法家的历史常变观,实质上是对于具有内在超越性的"百世可知"的"道"的否定,表现出反传统的态度,但其国家主义的立场和僵化的人性观造成了对于"不法常可"的"应时"精神的反动,并最终走向固步自封。在古今观方面,法家则展开了"圣王今王化"与"今王圣王化"的双向论证努力,前者的立论颇具针对性,而后者的效果则大可置疑。论者多持有历史进化论和进步历史观的判断,认为其认识到了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和演变规律,并表现出相信今胜于古的强大自信,殊为不易。这也就是法家政治和社会实践在短期内取得了千古一帝式的成就所在,但转眼间二世而亡。面对巨大的历史教训,有必要对于先秦法家的历史观进行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3.
青春的心理文化折射与主体精神的本源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话语背景下的校园青春亚文化,折射出当代青年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多元化表达。这种文化表达有其潜在的集体心理因素,这些心理因素内在决定了青春亚文化的个性化特征。但其最终方向还是要回归于主流文化,实现个人主体精神与社会价值观的妥协与融合。运用先进文化手段加以渗透和引导,可以加速实现青年群体主体精神的本源回归。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