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政治理论   22篇
  200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上有不少人用羡慕的眼光看待科威特这个“石油王国”,似乎一旦地下发现个大油田就能暴富起来。但是,也有人担心,石油枯竭了怎么办?在这个沙漠之国,科威特的后代的命运如何? 确实,在第三世界中,科威特是少有的得天独厚的国家之一。它拥有世界上最大油田之一,已探明储量九十多亿吨。科威特人均国民收入名列前茅,高踞美国之上。凭借着它的奉腴的石油收入,科威特经济在七十年代末曾以  相似文献   
2.
中国和以色列建交,是当代国际关系合乎逻辑的发展。 以色列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历史发展中的一个客观存在。在第二次大战期间,有六百万居住在欧洲的犹太人惨遭希特勒法西斯灭绝人性的屠杀。幸存的犹太人在战后纷纷移居巴勒斯坦——这里是三千年前犹太人曾经立国的地方,又是已经在这里定居了一千三百多年的阿拉伯人的乡土。从此,两个民族发生了激烈的冲突。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在这块仅有2.6万多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建立一个阿拉伯人的巴勒斯坦国和一个犹太人的以色列国。就在以色列建国的第二天。1948年5月15日,  相似文献   
3.
前一阵,在美国曾刮起一股同台湾拉关系、搞“一中一台”的风。这阵风不算大,却也引起一场不大的争论。经过一番周折,台湾高级官员蒋彦士应邀参加里根总统就职典礼一事告吹。此后,美国人频频打招呼,里根总统上台将按中美建交公报的协议发展中美  相似文献   
4.
美国前国务卿黑格最近同中国总理李鹏会见时说了一句话:在当今世界,美中关系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了。在中国的新闻报道中,这句话几乎并不引人注意。然而,它并非语不惊人。世界上不少分析家认为,在苏联解体、两极世界不复存在的情况下,美国不再需要当年把中国当成遏制苏联的一张牌那样的战略关系,中国在华盛顿的世界战略中已失去其重要地位。中美关系的现状似乎也给这些人的观点作了注脚。  相似文献   
5.
今年头六个月中,外国贵宾接踵而至,我国领导人频繁出访,北京的外交舞台上呈现出罕见的繁忙景象。本文通过上半年的外事活动,阐明了我国外交工作独立自主的特色和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6.
开罗专电 舒尔茨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是他今年第四次在中东穿梭。很多人纳闷:舒尔茨明知不会取得突破,为何偏要四访中东?何况这位美国国务卿并非闲人。 同两个月前舒尔茨三访中东时相比,阿拉伯—以色列冲突各方的立场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谁也不让步。舒尔茨方案内容,有关各方都知道,它们的立场美国也知道。西岸和加沙巴勒斯坦人民起义斗争之火,燃烧了整整6个月,炽烈如故。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重要领导人阿布·杰哈德遭以色列特务暗杀,双方对抗进一步激化。以色列总理沙米尔告诫舒尔茨:此行必败。舒尔茨自己也说:此行不会有突破。 那么,如何解释舒尔茨明知不果,偏要四访中东这种“热情”呢?  相似文献   
7.
在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世界的格局被打破之后,人们本来希望过几天比较太平的日子,不料,旧的热点反反复复,新的地区冲突有增无已。于是,大失所望者有之,惊呼世局更糟者有之。尽管世界大战的危险似已远远离去,但游荡于世界各处的地区冲突的幽灵,却困扰着各国的政治家们。 在勃列日涅夫时代,美苏争夺加剧,地区冲突也随之加剧。自戈尔巴乔夫上台以来,美苏关系出现缓和与妥协,不少地区热点由于它们不再干预或减少支持而开始降温。外部力量的退出,自然有利于地区冲突的解决,但如果内部  相似文献   
8.
开罗专电 三月二十四、二十五日,美国第六舰队在利比亚大门口演出一场全武行。在军事上占了点小便宜之后,美国军舰于三月二十七日退出卡扎菲宣布的“死亡线”以南的锡德拉湾。于是,地中海上的恶浪暂收,硝烟渐散,然而,乌云依旧。 这次行动,是五角大楼根据里根总统的命令,经过长期策划和周密安排进行的,是今年一月初美国寻衅利比亚的继续和发展。无论华盛顿对此做出什么解释,譬如,一说是为了惩罚恐怖分子,一说是“例行的演习”,又说是“维护航行权利”等等,无非都是借口。真正的目标,一是敲打卡扎菲,二是试试拔掉苏联安在北非的“钉子”。  相似文献   
9.
中东和平问题,为世人所瞩目。约巴协议公布后,中东和平的前景如何?本文作者认为:中东和平进程的车轮,看上去在转,可是车子还在原地未动。前有拦阻,后有掣肘,还有斜向的牵扯,使车轮难以动弹。  相似文献   
10.
国际社会力图避免的海湾战争,终于不幸爆发。人们本来期望在1月15日之后,只要还未开战,就还有谋求和平的机会。然而,在期限刚刚过后十几个小时,就开始了一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规模最大、最现代化的一场战争。 为什么白宫没有再留些和平斡旋的机会呢? 美国通过多种渠道,包括贝克—阿齐兹会谈,摸清楚了萨达姆决心不从科威特撤军,认为战争已不可避免。如何打?何时打?白宫总统办公桌上摆着各种作战方案。速战速决的“快打”方案,不待说是美国的优选方案。美国力求避免旷日持久的作战。至于开战时间,是早打还是晚些时候再打?布什则选中了早打方案。这是许多因素促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