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0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时光匆匆,往事如烟。 在我记忆的相册里,同任重同志最后一次欢聚和聆听他的讲话,却像一张再难拍摄的彩照,一直在眼前闪光。  相似文献   
2.
最近到凯里出差,有幸拜读了杨玉平先生的文集《心灵家园》,感觉就像盛夏里喝上一口清凉山泉,直沁心脾,凉爽极了。文集中描写到的杆洞、小黄、增冲、丹阳、占里等都是我心仪已久的世外桃源。  相似文献   
3.
翟向东 《当代贵州》2008,(22):51-51
这是—部两人口述的成长史。口述者带着重新审视历史、反恩既往的目光,向读者展现了形形色色革命下的社会图景和青年人的激情与迷茫。因其摒弃非黑即白的刻板模式而生动感人,令读者感慨和深巴。这部书对于“文革”及其前后中国历史和社会的研究,是难得的口述历史资料亦是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有青少年与宗教的问题。这个问题既是理论的,又是实践的。在我国,这也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民族问题。青少年之与宗教发生联系,自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也必有其久远的历史效果。我们的目的是想看一看这一代西藏青少年与宗教(即西藏佛教)是怎样联系着的。这一代西藏青少年出生于社会主义民主改革以后,在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上都高出他们的前辈,尤其是物质环境和人与世界的关系有了极深刻的改变。但是,现实状况告诉我们,西藏青少年仍然摆脱不了生于斯、长于斯而为前辈所热衷的那个宗教社会的环境,他们中间的相当一部分甚至没有在与外部世界的对比中找到自已的位置,从未体会到任何觉醒前的迷惑。时代的强烈反差推出了这一代西藏青少年,他们思考自身命运、思考民族前景、思考宗教,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