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与“两型”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明  刘镇江  肖祥敏 《前沿》2009,(4):100-103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内涵极为丰富,强调人类与大自然应和谐共处,人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生态的运行规律,重视自然资源的保护。当前,在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困扰着全人类的情况下,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越来越显示出对人类生态实践的巨大意义,我们应从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中汲取营养,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理论方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孟建辉  肖祥敏  年婕 《学理论》2010,(19):123-124
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民办教育事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针对民办学校师德的现状问题及问题归因进行探讨,从四个方面系统地提出加强师德建设的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肖祥敏  王向志  唐圆梦 《学理论》2013,(17):310-311
互动式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发生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教学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要方法和手段。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扬和自我特色的展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在阐明新的发展理念的同时,其自身具有重要的价值目标和伦理原则。因此,科学发展观不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对这一伟大实践提出了相应的伦理要求。  相似文献   
5.
年婕  肖祥敏 《学理论》2010,(6):70-71
虽然不同时期“亲亲相隐”制度的存在形式有所差异.但是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亲亲相隐”制度的共同之处在于其存在的基础都是最基本的亲情伦理价值。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大陆地区舍弃了这一制度。但这种以伦理亲情为价值导向的法律制度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从伦理豁免的角度分析“亲亲相隐”对我国当代法制建设及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