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政治理论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较之"革命",改革是在生存条件范围内的自我调整和完善,深层的改革本质上也是一场社会革命。改革与自我变革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变革的自我是复数的现实个人,即从事感性的实践活动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体和力量之源。同时改革又是历史必然性和伟大斗争性的统一,改革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必然,而且也是一场伟大的斗争。  相似文献   
2.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流派。近年来,随着生态问题的不断升温,国内外学术界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技术生态转向理论研究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格局。学者们围绕着技术批判理论、生态政治建构这两个维度展开了很多有意义的研究与探索,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为我们厘清相关概念和理论问题,进一步从其他视域探析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技术生态转向理论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积极应对现代技术的负面效应,尽可能消除技术非理性运用对自然、社会和人类发展带来的种种异化现象,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提倡实现技术的生态化转向。其中,威廉·莱斯的技术理论中就包含着丰富的关于技术生态化转向的思想。因此,系统地探究其相关思想,对于我国推进绿色发展理念下技术的生态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公众对科技风险的认知关系到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而公众与不同社会主体往往对科技风险的认知程度和结果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公众与科技专家的认知差异、公众与"专家-企业"共同体的认知差异、公众与政府的认知差异。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科学技术的不同相关主体在科技风险认知中各自的不同特点和利益目标。厘清认知差异及其成因有利于构建科技风险认知差异规避机制,以促进科技战略的实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