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琳 《理论与改革》2013,(1):167-169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频发,对现实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也显现出我国在网络群体性事件解决机制中存在的诸多不足。本文通过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内涵和特点的分析,探讨法律规制的必要性,进而构建网络群体性事件法律防治的框架。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交,就业成了困扰政府的难题。妇女由于生理上的特殊性使其就业难度更大。为了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有人提出让“妇女回家”的理论,即要么走二战后美国妇女的道路——重返家园,要么走日本妇女的道路——形成家庭主妇阶层。 这两条道路在中国能行通吗?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有三:1.妇女走上社会在中国已深入人心,被广大妇女看作是自主和自我发展的前提,并得到大多数男人的理解与支持。2.独生子女政策使中国妇女和家庭生育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绝大多数城市妇女在职业生涯中因生育只需中断一次社会工作。女  相似文献   
3.
董琳 《思想工作》2007,(2):16-18
如果你5年前来九原这里就是一个农区,可如果你今天在再来九原,你一定会为它的改变而感叹,她嫣然已成为一座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新城区。九原的城镇见证了九原的发展,九原的人感受着九原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董琳 《学理论》2012,(22):194-195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心,同时也对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辅导员必须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较强的创新精神,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创新教育方法,提高自身素质,把学习和工作融合起来,才能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1]。从高校辅导员自我学习的重要性、内涵和实践途径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5.
一事不再理原则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事不再理原则是现代刑事审判的一项重要原则,不但在各国的刑事立法中予以规定.而且在许多重要的国际公约中也有所体现。能够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一事不再理原则必然有其存在的独特价值。但是我国法学界对这一重要原则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少有涉及。而随着我国与世界接轨步伐的加快,如何在我国确立一事不再理原则已成为司法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董琳 《前沿》2014,(11):61-64
中国自古以来便是多民族的国家,尤其近代以来,在各民族共同生活的中华大地上,中华民族从自在发展到自觉形成,构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表现出了复合型民族的特征和宗教信仰的“多元通和模式”,这是与世界其他国家不同的民族结构类型和其他宗教河系不同的信仰模式。从二者的历史进程和结构上的对应关系,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的“多元”在事实上和意识上都有着不可割舍的“一体”性关联,成为“命运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7.
正打开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政府门户网站"北仑之窗",点击左下方的"机关效能(作风)评价窗口",处理答复栏里每条表扬和投诉事项及处理结果一目了然。据了解,北仑区自2004年开始便搭建起公众评价网络监督平台,将全区88个区级部门的3000余名机关工作人员全部纳入其中,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亮晒"行动打造勤廉形象"依托‘北仑之窗'核心门户网站,我们开设了‘机关效能(作风)评价窗口'。"  相似文献   
8.
董琳 《法制与社会》2010,(1):264-265,287
就业公平的理论内涵是就业改革当中涉及的重要理论问题,但是,我国理论界对于就业公平的内涵并没有进行过深入细致的探讨,从而使得就业公平问题长期处于治标不治本的状态。本文通过对公平和就业的含义进行梳理,进而推导出就业公平概念的内涵,希望能够对我国的就业改革进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就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国家大事,如何保障就业公平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公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市场、政府和法治在保障就业公平方面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三者在保障就业公平方面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找出最有利于维护就业公平的方式和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一事不再理原则起源于古罗马法,现已成为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刑事司法体系中的一项基本原则。由于一事不再理原则蕴含多重价值理念,因此受到世界各国的推崇。但是,我国1996年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并没有吸收这一原则的合理精神,并在立法和实践中存在很多与一事不再理原则相违背的地方,因此,我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司法改革,使这一原则在我国得到确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