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在城市化进程中,国家是否能够和怎样对住房问题进行政策干预,受到城市化发展阶段和社会文化传统的制约。美国城市化的早期阶段住房问题发韧,干预以法律为主导,居民的住房法律权利逐渐得到确认;中期阶段住房公共政策发挥作用,住房政治权利形成;进入晚期阶段后,有力的住房政策干预使得城市住房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公民住房社会权利相对充分。美国城市住房政策干预有鲜明的市场和社会双重主导特征。美国经验的启示有四: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市住房政策要以公民法律和政治权利为基础;进入城市化晚期阶段要大力加强住房社会政策干预;要保障农民工在城市中的住房租赁权利;要实施居住融合政策,避免社会空间分裂。  相似文献   
2.
邓宁华 《公共管理学报》2011,8(3):91-101,127
我国社会组织面临着合法性和经济资源的双重困境,并缺乏自主性,似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过,对天津市两个省级体制内社会组织的个案调查,却在一定程度上发现了与之相反(而并不矛盾)的特殊事实。为了重构这两个组织获得合法性和经济资源及其一定的自主性的特殊逻辑,本文首先对组织社会学的资源依赖理论和新制度主义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建立了体制内社会组织对国家-社会的合法性与经济资源的双重依赖的分析框架;然后,重构了两个个案对国家与社会的双重依赖格局,特别是揭示了其平衡这一依赖的相关策略。缺乏社会基础的体制内社会组织凭借和利用国家的特殊合法性支持而进入到社会领域中以汲取资源的相关策略,被称为"寄居蟹的艺术"。本文作为一项个案研究,其分析有利于提出研究假设,而其结论不能直接普遍化。  相似文献   
3.
在发达国家,非营利组织能力建设是一项广为接受的活动,它主要是指在各种支持组织的帮助下非营利组织提升组织能力的活动,而兴起根源在于福利国家变革背景下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困境、市场化的负面影响、"志愿失灵"与治理危机以及新自由主义话语的兴起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发达国家的非营利组织能力建设活动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在我国,社会组织能力建设要与制度建设的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