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发展党内民主走向人民民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扩大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推进国家民主政治建设是一种战略的选择.人民民主不是党内民主的简单外溢,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需要一套运行和实现的机制:包括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价值示范效应、党内民主的实践对人民民主的经验性示范作用、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制度互动关系,以及党内民主升华为人民民主并创造出中国民主政治的新模式.中国的历史传统、现实国情和国际环境决定了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要走一条创新之路.我们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探讨"党内民主"是否可以扩展为"党的民主",后者更具有理论逻辑、宽广的外延和更可行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
在亚洲第二大国印度旅行,最方便、最经济、最有趣的交通工具是火车。我在印度期间,远没有读万卷书,却行了万里路,每次都是火车带我出行。在印度几乎可以乘火车到达你想去的任何一个地方,而且非常便宜。并不是人人都有“唐老鸭“开着大吉普横穿美国、跨越中东的勇气和福气的,但在印度乘火车,别有一番情趣,一幅幅印度众生相,能让你更了解这个神秘的国家。  相似文献   
3.
金安平 《新视野》2005,(2):72-74
教育公共政策是最敏感和最受公众关注的一项公共政策.它涉及到自由与平等、公平与效率等重要价值观.由于不同政党的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的差异,由于不同政党在社会发展认识上的差异,各政党的教育政策也存在较大分歧.政党政治在教育公共政策的整合和制定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本文选取英国、德国两国教育政策的制定作为观察公共政策过程中的政党政治的角度.  相似文献   
4.
金安平 《奋斗》2004,(9):41-41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党中央拿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做出的战略决策,是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这无疑给东北地区带来了历电性的发展机遇。因此,作为企业基层党组织,就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大力加强党组织建设,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5.
论文提出中国的参政党研究可以尝试引入西方小党研究的视野,关注世界上那些与大党共生的小党。论文梳理了国际学术界关于小党研究的现状,对小党的概念进行了概括,提出要正视和重视政党政治中政党大小不平衡但政党制度大体平衡运行的这一现实,认为可以从政党制度的平衡和运行角度、政党政策创新和政党活力角度、政党政治的转型和政党发展前景的角度研究小党,并在角色互换中加深理解政党政治的多面性。论文分析了目前中国合作型政党制度的效率、机制和运行研究中的不足,提出小党视角,可以为中国多党合作政党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政治语境下的政党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中国的政党政治问题要考虑中国的特殊政治语境。按照一般政党学理论,"革命党"与"执政党"并不是一组对应的概念。在西方,"执政党"是相对于"在野党"或"反对党"的一个概念;而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革命党"是相对于"改良党"的一个概念。本文旨在对中国政治语境下政党概念的出现、使用和演变做一梳理,希冀这种梳理能够为更准确和更科学地讨论中国的政党政治问题做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7.
人们司空见惯的"开会"其实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之一.从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到近代代议制民主以至今天各种各样的民主形式,无论议事还是决策",开会"都是必要和主要的完成民主程序的形式之一.其中"发言"是"开会"的最主要环节.通过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大会发言"的观察,探讨协商民主机制中全国政协全体会议"大会发言"的机制和效率,指出政协全体会议"大会发言"的安排,是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和内容,它的重要价值在于应该承担起完成和实现协商民主的平等性、公开性、对话性甚至仪式感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协商民主":在中国的误读、偶合以及创造性转换的可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金安平  姚传明 《新视野》2007,27(5):63-67
随着一批西方"协商民主"的论文和著作的译介,最近中国出现了"协商民主"的讨论热潮,不少人把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出现看作是民主理论的转向,看作是对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印证而产生"知音之感"。本文认为,有些人对西方的"协商民主"存在着严重的误读。文章分析了误读的产生及其原因,指出西方的"协商民主"与中国已经存在着的政治协商是基于不同的原则和理念的。但是我们可以在一种规范理论的启示下认真研究基于中国政治实践和政治资源的民主理论和模式的创造性转换。  相似文献   
9.
一、从民主政治发展的高度认识通过扩大党内民主、示范和带动人民民主,推进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战略选择 1、30年来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路径选择及其实践  相似文献   
10.
金安平 《新视野》2005,2(6):30-32
政治关系是人类社会中重要的基本关系之一.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是构建和谐的政治关系,这是和谐社会一切社会关系的制约和保障.在政治关系所涉及的各种关系中,当代中国党派关系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政治关系之一,中国政党关系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按照构建和谐的政党关系的目标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