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政府绩效管理"面子工程"问题突出,缺乏法律的保障和指导。美国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领跑者,政府绩效立法不仅在发展历程上有着明显的地方分散先行探索、中央吸收经验跟进的轨迹,就是立法目标、内容上也秉承了这种逻辑。通过对美国33个有立法资料支撑的州的政府绩效立法的分析,我们发现美国的联邦中央政府绩效立法与地方政府立法在内容上具有某种同趋性变化。对我国而言,要建立政府绩效管理的长效机制,必须要明确法制化、鼓励各地"地方先行"、出台全国性的法律法规和对立法进行及时修订和升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公务员薪酬改革引发社会各界关注,有些舆论认为公务员薪酬改革会损耗政府的公共服务效能。为检验现实是否如这些危言耸听的舆论所述,本文以“大兴调查研究”的模式调研了我国典型地区公务员的薪酬感知、公共服务动机与岗位绩效变化情况。抽样调查的统计检验表明,虽然我国地方政府的薪酬确实有所改革,但它并未如一些自媒体所夸张的那样降低了政府绩效,相反不少绩效指标还出现了明显的改善。这表明,“服务”“奉献”是我国公务员的基本底色,他们具有“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的基本职业追求,并不像西方国家那样,其服务绩效几乎完全取决于物质(金钱)收益的充分保障。  相似文献   
4.
我国行政管理与公共服务中常见的“星期六义务劳动”、“五加二”、“白加黑”等公务员积极主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利他行动,无法简单地以“自利经济人”等西方管理理论来解释。要从深层次理解这种行动,就需要链接理性人和非理性人假设,引入集体主义这一中国管理文化因素,从动机的视角探索公务员岗位绩效的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对T市公务员的实证检验,发现集体主义文化在动机驱动绩效中发挥着“魔法杖”、“复活石”和“隐形衣”的作用。在未来的管理实践中,应致力于优化公务员发展的集体主义环境,增强公务员的内在动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