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未来中国住宅产业的发展,既要靠制度创新,又要靠技术创新。在最近二、三年乃至三、五年,制度创新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在往后的时间里,技术创新对住宅产业发展、住房市场开拓,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据统计资料。城镇个人购房占新 建商品住宅面积的比例,1996 年为53%,1997年为64%,1998年为68%,1999年为70%,2000年1-5月上升到85%以上。而到目前为止,全国城镇可售公房的60%以上已出售给居民家庭,城镇居民自有住房率已达到70%左右。中国住宅产业正进入一个转折期。巨大变革与多重挑…  相似文献   
2.
人们习惯上以三次产业分类法划分产业。第一产业为农林牧副渔业,第二产业为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为流通、服务业,房地产业列在其中。这种划分,作为第二产业(物质生产部门)的建筑业,与作为第三产业(流通服务部门)的房地产业,区分是十分清楚的。 在中国提出住宅产业的概念是近五、六年的事。目前比较—致的看法是,住宅产业不是一、二、三次产业分类的产物,而是产业经济分类的产物。住宅产业是以生产和经营住宅(区)为最终产品的产业,是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中,产业门类逐步细化的产物。 住宅产业跨越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住宅的…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国房地产市场2002年的形势有几种评价。一种说形势很好,健康、兴旺、繁荣,非常好;第二种评价是已经出现过热;第三种评价说,总体是健康的、良性的,但是局部或者少数城市已经出现过热,有泡沫现象。我个人愿意用四句话来评价去年房市:“快速增长,供求两旺,形势大好,问题不少。”  相似文献   
4.
在2003年,如何对待市场,如何发掘市场,使市场能按照我们所期望的第五个黄金年发展? 首先要进一步激发有效需求,进一步提供有效供应。激发有效需求主要从政策层面来讲,通过进一步深化房改,增加居民收入,规范市场,使更多老百姓买得起房、愿意买房。增加有效供应主要是开发商的任务,房地产市场要面向广大的中低收入家庭,哪个城市把中等收入家庭买房这个市场扩大了,市场前景就广阔了,不能只盯住中高档产品。大量的市场需求就像服装一样,买一千多块钱一件衬衫的毕竟只有几个人。我想要的东西你没有,我心里的价位你没有。所以,如何进行市场调研、产品定位很重要。现在已经不是概念时代了,一定要认真调研市场,哪些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我如何满足他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我们到广东的深圳、东莞、江门进行了半个多月的调查,对如何从制度上保证政府廉洁形成了一些看法。这几年来,全国打击经济犯罪,查处了不少大案、要案,该处理的处理了一批,该杀的也杀了一批;抓整顿风气,也做了大量工作。处在开放前沿的广东省,包括我们这次调查的深圳、东莞、江门,在这方面也做  相似文献   
6.
随中央提出住宅建设要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最近三、四年,全国每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均超过3000亿,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5%以上;商品房施工面积超过45亿平方米,竣工面积15亿多平方米;1997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超过9000万平方米,销...  相似文献   
7.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分类调控”这一新提法,李克强总理将其解读为“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不同城市的情况,分类施策、分城施策”。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住房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是政府和民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目前房地产调控进入关键期和敏感期,最新数据显示,在"史上最严"的调控措施之下,房价依然居高不下。房地产市场调控究竟难在哪里?如何解决这些难题?难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人口聚集效应推高地价,商品住宅用地供应量相对不足,土地制度需进一步改革  相似文献   
9.
顾云昌 《检察风云》2003,(20):44-45
有一首蛮流行的歌,唱道:“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如果没有记错,它大约从八十年代开始流行的。其实,这首歌也正好反映了当时中国城市普通老百姓的居家呼声,特别是说出了众多无房户的心里话。到了九十年代,在国家提出奔小康的时候,全国房地产业界开始流行一句顺口溜,叫做“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据说,这是已故建设部部长先提出来的。大家认同并传播这句话,足以说明广大城镇百姓在吃饱、穿暖之后,最关心和向往的莫过于住房条件的改善。再说,国家决策层也已充分意识到发展住房建设,能强有力地启动居民消费和投资,拉动GD…  相似文献   
10.
经济环境,政策导向,市场发展,种种情形预示着:世纪之交,中国住房发展和中国房地产市场,将迎来又一个春天。世纪之交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将具怎样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又将迎接什么样的挑战呢?———全面步入房地产买方市场,开发商面临观念与经营方式的转变1999年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