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马慧芳  高延春 《党史文苑》2008,(2):11-12,15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从根本上废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娼妓制度,人民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封闭、取缔妓院,严厉惩处妓院的老板、领家和鸨母,并对妓女实行集中收容改造,从而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之内彻底根除了这一社会丑恶现象.研究新中国初期党和政府废除娼妓制度的政策措施,对于今天预防和打击卖淫嫖娼现象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2.
康复为他的事业插上翅膀“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20岁的李春被一场飞来的横祸夺去了双腿,但他没有被不幸击垮。然而,坎坷的命运又和他开了个玩笑,2002年夏天,妻子和他大吵一架后,扔下两个年幼的孩子离开了穷困的家,再也  相似文献   
3.
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引起人与自然关系对立的根源。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确定实践是二者联系的现实基础,进而正确认识实践关系,最后合理调控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幸福家庭的新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家庭和谐幸福是社会和谐的应有之义。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家庭功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对新时期构建和谐幸福家庭提出了新要求。这些新要求主要包括: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注重精神方面的需求;在自身享受幸福的同时,注重给家庭带来幸福;在实现家庭幸福的过程中,要强化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5.
"人"是研究"以人为本"的逻辑起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人是现实的具体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这为我们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人"提供了钥匙;实践的动因——人的需要和利益是科学分析"以人为本"的"本"的关键;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自我的实践关系为正确实现"以人为本"指明了路径。  相似文献   
6.
高延春 《学理论》2014,(1):75-76
在马克思主义视野中,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尊严为本。其中,以人的自身目的为本是人的尊严的必要条件;以人的需要为本是人的尊严的客观内容;以人的实践活动为本是人的尊严的实现途径;以人人公平为本是人的尊严的现实保障。  相似文献   
7.
实践把人的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统一了起来。幸福是在社会实践中的感受和体验,和谐幸福是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个人幸福与他人(社会)幸福、人类幸福和自然和谐发展演进相互促进的一种存在状态。幸福的实践过程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但实践的负面效应正在影响着幸福的和谐发展,必须对实践进行合理的调控。  相似文献   
8.
高延春 《求实》2012,(1):93-96
马克思主义认为,幸福是现实生活中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一定程度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愉悦感。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进行了时代诠释,强调其崇高性、创造性和人民性,这对于抵制物质主义幸福观、享受主义幸福观和极端个人主义幸福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