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4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49篇
工人农民   20篇
世界政治   4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4篇
法律   619篇
中国共产党   150篇
中国政治   401篇
政治理论   149篇
综合类   67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文学、艺术的创作应与社会史密切相关.书写城镇故事的叙事称之为"小城叙事".在传统的"小城叙事"中,通过语言讲述乡土伦理的"演叙"占据主流.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小城叙事"中,"演叙"与工业化冲击下所产生的作品中的"消息"杂糅,而且随着城镇化日益锲入工业化,小城叙事的"消息"性质日益凸显.20世纪90年代末与新世纪之交,当代中国城镇的消费化、媒介化与虚拟化日益严重,仪式性的"演叙"传统变得面目全非,呈现魔幻化的叙事凸显.贾樟柯的系列作品是对当代中国城镇变化历程的清晰展示,在他的《三峡好人》中开始出现了人们直面城镇废墟化的存在主义勇气.  相似文献   
3.
公司立法理念的选择——以中西法律传统比较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是什么?”这一问题曾被反反复复地提出,又由严肃的思想家们以形形色色、奇特的甚至反论的方式予以回答。〔1〕然而由于中西社会文明、文化传统、历史发展的不同,法的概念似乎难成定论,法律所内涵的精神也各有不同。在中西公司立法中,法律条文更多地或强调国家强制,或彰显私法自治,不同法律理念的选择正是不同法律文化传统的必然产物。一、中国的礼法文化与公司立法中的国家强制(一)追溯中国法律传统中的礼法文化礼主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脉。尽管礼源自古老的祭祀仪式,但是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中,礼成为维系国家秩序的工具。从法的角度说…  相似文献   
4.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如何取舍和运用刑事非法证据 ,涉及到非法证据的效力问题。两大法系中很多国家建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我国立法对于非法证据效力的态度不甚明确 ,因此必须完善有关立法 ,制定配套制度 ,建立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5.
洪波 《理论月刊》2006,(6):20-22
世界历史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以来人类历史发展趋向的科学概括,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终其一生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世界历史的前途是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正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在那里,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与历史的双重内涵达到了最后的统一。因此,世界历史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一个统一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6.
公安机关应当遵从市场经济规律 ,强化经济成本意识 ,充分认识道路交通管理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走出认识上的两个误区 ,确立服务经济发展 ,促进经济发展 ,创造经济价值的观念 ;努力探求既能完成繁重的交通管理任务 ,又能把有限的交通管理“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使用成本降到最低限度 ,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环境 ,实现道路安全畅通 ,能耗少、公害低、群众满意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诉讼法学界关于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争论是针对法律事实的认定标准所产生的分歧,但是,争论并没有跳出主观与客观、事实与价值、形式与实质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而要探究法律事实的形成,必须重新考察诉讼活动的性质,进而实现分析进路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换。法律事实建构论的提出就是这种分析进路转换之后的结果,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必须对法律事实建构论的限度保持必要的警醒。  相似文献   
8.
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是民法的枢纽性概念。本文拟对上述范畴作一阐述,并澄清几个概念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刑事犯罪中,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集团、流氓恶势力犯罪都是有组织的普通刑事犯罪,社会危害严重,为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要正确区分,并依法从重从快予以惩处。  相似文献   
10.
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有助于防止和克服权力变质,根治腐败,从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保证始终发挥党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而要真正实现“法治”这一社会管理模式,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同时不断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