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不同离体时间对非血管化游离骨块同期种植在体内血管形成的情况,了解非血管化游离骨块离体后时间的长短对其植入体内后成活的影响。方法:截除狗下颌骨的无牙颌骨段,取自体非血管化的髂骨块,在离体10、20和80分钟内植入纯钛金属种植体,修复下颌骨的节段性缺损处,恢复下颌骨的连续性,分别在术后1,2,4周处死动物取材前用墨汁灌注和八因子抗原染色进行血管标记。结果:在术后1、2、4周的时间点,可见非血管化的骨块内墨汁灌注的血管数逐渐增多,标志血管的内皮细胞由团块状,同心圆状,逐渐向中空的血管样演变,离体10分钟和20分钟组之间有所差别,但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80分种组墨汁灌注血管较少,八因子标记的血管出现较晚,计数较少,与离体10和20分钟组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非血管化游离骨块同期种植体修复颌骨节段性缺损时,游离骨块的离体时间是影响血管生成的因素之一,离体时间越短越有利于血管的生成和移植骨的成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