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综合类   5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中国共产党转型研究,是个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掌握当前中国共产党转型研究的动态和进展,梳理和归纳学界对中国共产党转型的概念界定、基本特点、路径选择、困境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是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转型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2.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共同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布局。这是党首次将党建议题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并列纳入总体布局。此后,"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成为学术界关注的话题。掌握当前党建制度改革研究的动态和进展,梳理和归纳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党建制度改革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翻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长卷,一次次的经验证明,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先后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诞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一种历史过程,更是一种现实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真理。人类社会进步的源泉就在于不断地发现科学并将其应用于具体实践之中,而科学的发现离  相似文献   
4.
政党转型问题是政党类型学的重要内容。在实行代议制的西方国家,政党经历了从精英型政党向群众型政党、全民型政党和卡特尔型政党的转型过程。这是西方政党发展的特征和规律。随着政党转型研究的兴起和深入,中国共产党转型开始进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视野。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政治体制和政党制度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转型之路不同于西方政党,这条道路必然是也只能是中国道路。  相似文献   
5.
全面内战爆发后,随着战争形势的胜利发展,人民解放军收复了大量的城市。长期在农村活动的中国共产党在新的环境中将如何开展工作?为指导城市工作,中共提出了哪些政策思想?本文试图从共产党对城市的接收以及党在城市政权建设两个方面对此问题作出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国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逐步积累和形成的思想结晶,是共产党人精神境界、精神风貌、精神力量的集中写照。中国革命精神的诞生源于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它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中国革命精神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研究的成果有很多,在“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内涵及其研究范畴、“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研究的必要性、“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对策建议等方面已取得突破和实质性进展。但在“重复研究”、“重宏观而轻微观”、“比较研究不够深入”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概括与评析学术界“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研究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对于我们找准体制和机制创新的重点、难点、突破点,推进党的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相关研究无疑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