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联合国安理会中常任理事国否决权是一种消极的权力,对否决权的使用虽然可以维护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核心利益,但是却体现出该国不足以在这一机制内获得足够的支持。否决权的使用作为一种制度开放性条件与美国相对实力地位的变化共同构成了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中影响力的因果关系。相对实力的变化使得美国对联合国安理会其他成员的影响力发生变化,而否决权的存在使得美国可以在实力相对衰落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保住自己的核心利益。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影响力大体经历了从关键性的到实质性的再到关键性的影响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她遵循了孙博士的原则,想要把中国从贫穷中解救出来,”在父亲的心目中,宋庆龄是“我们家族的模范,是位伟大的女性”。  相似文献   
3.
刘铁娃  宗华伟 《外交评论》2022,(5):110-129+5-6
多边主义是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互动原则和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之际,多边主义面临多重挑战,需要扩展其内涵维度,将文明政治纳入理念原则与制度设计中。这就要求多边主义的参与主体进一步多元化,并在互动中以沟通逻辑统合后果性逻辑和适当性逻辑,超越当前内嵌在欧洲中心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文明背景下的自由主义全球治理话语,为不同文明背景的行为体平等参与全球事务和全球治理奠定基础,推动构建更加平等、包容、韧性的国际秩序。近十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联合国体系中唯一肩负文明间对话职责的专门机构,推动文明间对话成为一项日益主流化的全球议程,发起了联合国框架下的“国际文化和睦十年”计划,在教育、科学、文化等领域开展一系列文明间对话旗舰项目,凸显了众多非欧洲、非西方的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作用与贡献,也说明实践中的多边主义出现了文明政治转向。中国应积极把握这一趋势,坚持倡导文明交流互鉴的“新文明观”、真正多边主义的全球治理观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终极价值追求,以文明间对话帮助缓解大国竞争、地缘政治回归等带来的压力,为塑造和而不同的多边治理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安理会中常任理事国否决权是一种消极的权力,对否决权的使用虽然可以维 护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核心利益,但是却体现出该国不足以在这一机制内获得足够的支持。否决 权的使用作为一种制度开放性条件与美国相对实力地位的变化共同构成了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 中影响力的因果关系。相对实力的变化使得美国对联合国安理会其他成员的影响力发生变化,而 否决权的存在使得美国可以在实力相对衰落的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保住自己的核心利益。这两个 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影响力大体经历了从关键性的到实质性的再到关键 性的影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