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3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入世对就业的影响和压力(一)入世对就业总量的影响入世将全球经济与中国发展的趋势整合在一起,为我国加速改革提供了机制和资金方面的保证。从而大大加速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从长远看,入世可以加速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降低由于就业问题而造成的效率损失。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结构和劳动力供求总量的极不平衡,入世可能导致就业总量与结构矛盾的加剧。根据各行业入世后GDP和就业弹性变化预测,入世初期,失业率可能会提高。从结构看,入世头10年,第一产业会减少1000万个就业机会;第二产业就业机会有一定增加,但不能完全抵消第一产业就业机会的减少;第三产业就业机会总体上会有较大增加,但第三产业中的新兴行业如信息产业、金融、保险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比较高,从第一、第二产业调整出来的劳动力在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三八”妇女节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国妇联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在新的形势下,要把妇联组织建设成为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和深受广大妇女信赖和热爱的温暖之家。  相似文献   
3.
社会保障作为一项经济调节机制和社会稳定机制 ,是国家 (政府 )以立法形式确保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从而促进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的制度。因此 ,社会保障制度与全体社会成员的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传统农业大国 ,我国在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 ,促进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过程中 ,怎样进行社会保障的模式选择 ,怎样进行社会保障的制度安排与创新 ,是治国安邦的根本大计 ,关系着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 ,更直接决定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一、城市化必须以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为切入点所谓城市化 ,简单来说…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实好,必须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社区管理。在这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中,社区妇联组织承担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小额贷款以小型、微型企业以及贫困者为扶持对象,通过提供融资服务,使融资对象取得就业机会并提高收入。文章通过对小额贷款模式的实证考察,阐述了扶持就业的运作机理,并对发展小额贷款扶持就业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泉州市丰泽区、三明市梅列区等三个设区市的社区调查结果为例,深入探讨妇联作为重要的非政府组织,在创新社会公共服务和城市社区管理中的功能变化。文章认为,在人口老龄化、城市家庭小型化、消费结构多元化态势下,社区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妇联在社区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囿于组织架构、工作经费、人员编制等限制,社区妇女工作有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因此,需要创新管理,建立社区妇女工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退役运动员养老保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下退役运动员养老保障问题为研究阈,着重从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两个方面,探讨退役运动员养老保障的可及性问题.文章认为,退役运动员养老保险旨在为运动员因职业的特殊风险损失和退役后养老的基本需要给予补偿,其制度设计有别于基本养老保险,也不能将其简单推向商业保险.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极为严峻,使社会保障的形势和任务十分艰巨。要顺利完成劳动力市场化的进程,确保社会安全运行,必须建构多层面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民营企业如何适应新的市场变化,提高其人力资本的市场竞争力,以便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成为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程。  相似文献   
10.
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女性就业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女性就业的路径选择1.传统就业路径下女性竞争力呈弱化态势我国女性尽管在就业领域获得了男女平等地位,但传统单一僵化的就业模式,限制和妨碍了她们更多的就业选择与就业机会,与男性相比,她们面临更多的约束条件。首先是生理方面的原因。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明显的生理差异,大多数女性在体力和精力上往往不及男性,这就使得女性在一些以体力劳动力为主的行业无法与男性竞争。此外,女性承担着生儿育女的任务,怀孕、生产、哺乳都会造成她们正常工作的中断,从而使她们在一些要求持续工作的行业中无法与男性竞争。其次是素质和受教育方面的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