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我国私有财产权宪法保护的若干问题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宪法修正案使私有财产权第一次在我国宪法中有了它的地位。但也存在着合法的私有财产的界定,公、私财产宪法地位是否平等,私有财产权的宪法正统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宪法解释加以完善。为了实施2004年宪法保护私有财产权的这一修改,建立我国违宪审查机制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提高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选拔党的领导干部,尤其是能够影响全局的高级领导干部,必须过好"革命化"这一关,对"革命化"的考核决不能虚化,不能走过场。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五个方面能力"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选拔党的领导干部在知识化、专业化素质方面的具体要求和标准,就是考核现有领导干部和选拔新的党的领导干部越须具备的条件。考察新的领导干部必须着眼于考察五种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 ,并由其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因此人民能否选出代表自己意愿的代表、代表能否真正发挥作用 ,就成为人民能否当家作主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的人大制度自上世纪 80年代以来 ,在民主化程度上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 ,不可否认 ,人大代表的选举在有些地方一定程度和一定层面上流于形式 ,存在选民厌选情况。有关调查显示 :我国近 70 %的选民对上一次选举的结果没有什么印象[1 ]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选民对选举态度冷漠。有学者指出 :选民对选举的热情在消退 ,厌选情绪在增长 ,选举组织工作困难…  相似文献   
4.
姚晓荣 《前沿》2006,(9):227-230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长期奉行的是增长发展观,将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特别是将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发展的核心目标.这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增长发展观具有历史局限性.继续用增长发展观指导发展实践,非但不能解决目前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反而会进一步加剧这些矛盾和问题.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国长期的发展实践,为增长发展观向科学发展观的转变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和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