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9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秋时期的战争规范赋予了战俘人身权,表现为礼遇君主、释放或者交换被俘的贵族以及整体迁移被俘人员等。这些人身权来源于民本思想兴起的观念因素、维护宗法制度的制度因素以及对取胜的军事需求的实力因素。由于时代的局限,春秋时期战俘的人身权还存在着处置方式上的随意性、保障的脆弱性和内容的不完整性等缺陷,但它体现了中国早期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对后世战争实践中战俘待遇的改善具有十分有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军事法律思想史研究的兴起是在军事法学学科确立之后,以对中国历史上特定军事领域法律现象的系统化、理性化认识展开的。其研究对象和研究视角’具有法律史学和军事法学的交叉性,在研究方法上采取历史分析和法律分析相结合。中国军事法律思想史在概念表达、谱系传承、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上具有若干本土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牢记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这是我党关于新形势下建军治军思想的创新发展,是因应我军建设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作出的科学论断,是军队完成历史使命、实现强军大业的理论指南。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指示,就要从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培育治军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完善中国特色军事法规体系、把依法治军与从严治军紧密结合、维护司法权威、强化监督等方面实现。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将"完善的军事法治体系"作为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目标图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军队追求科学的治军模式和制度选择的历史性跨越。在完善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中,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居于首要地位,是这个体系的根本原则;适应现代军队建设和作战要求的军事法规制度体系是前提;严格的军事法治实施体系是关键;健全的军事法治监督体系是保证;有力的军事法治保障体系是军事法治体系中各子系统正常运行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5.
在孔子的视野里,"名分"是具有政治内涵的一个概念,名分具有使"礼"明确化、符号化的功能。孔子希望通过"正名"来确认或迫使社会承认"礼"的秩序的合理性。因"正名"而产生的政治需求反映在战争领域,就是用战争的手段达致"名正言顺"的目的。以现代战争法的视角解读孔子的"正名"思想会发现,孔子的"名"与开战理由及战争权等战争法范畴密切相关。孔子在诸侯争霸、大夫篡权、陪臣执国命、士大夫越礼逐权的乱世中,深刻洞察到"名"的制约作用,并将其引入对战争行为的指导。直到今天,这些思想对于战争法的发展与完善依然是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6.
现代募兵制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因素):一是民族国家的确立;二是兵役商品化;三是公民兵役义务观的形成。考察募兵制的历史演进,就是要将募兵制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以构成现代募兵制的上述三个条件为线索,探究它们在兵役活动中的形成、发展,以及它们是如何相互关联、共同作用,最终促成了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募兵制。但是,受制于这些因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面临的挑战与回应,募兵制有着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军事法学在其2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呈现出研究进路上的两种倾向,即通向法律的军事和通向军事的法律.这两种进路在军事法的成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未来军事法研究的进路依然是围绕解决法律与军事在军事法中的矛盾展开,但突破口是研究方法的创新,这对军事法学科的自治以及与其他社会学科的融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从单打独斗的小伙儿到拥有5家公司的大股东 时光倒回“打假元年”,1995年,22岁的青岛小伙儿王海.在北京出差时得知消法双倍索赔的消息后。他走进北京某商厦买了12副假索尼耳机.最终获双倍赔偿。王海回忆说:“当时买假索赔主要是想探究一下法律的可行性,也觉得好玩、因为我较真和喜欢挑战的性格因素,所以有了尝试继续打击假冒伪劣等欺诈行为的想法。”  相似文献   
9.
"仁"在人类不得不面对战争,又努力避免战争的损害之初就与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战争法的使命决定了它在处理"仁"与战争之间的紧张关系的过程中必须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先秦时期战争法思想的这一使命,是通过选取战争中的某一关键点(战争目的、战争的合法性以及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将其与"仁"相联系,从而实现了战争法思想的"仁本"关怀,为日后战争法平衡军事必要与人道主义的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军事法律文化,是当代中国国防和军事领域的法律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与军事法有关的思想理论、制度构建和组织体制等方面的丰富内涵,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发挥着重要先导和保障作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法律文化发展,应当在政治属性上凝聚自身的精神气质,在军事实践中优化运行环境,充分借鉴吸收历史传统和域外经验,发挥官兵的主体创造力,改革创新发展机制,在彰显军事特色的同时力求法治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