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法律   6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以沉默权的确立为背景,着重分析了沉默权生长的社会条件,并由此认为中国目前的"本土"环境尚不适宜引进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2.
人权问题因其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而被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和重视。本文试图从人权的产生及保护角度 ,论述国家在人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以期中国在人权保护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自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以来,各地法院遵循改革的方针,从实际出发,积极指导当事人举证,同时,在特定条件下,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以弥补当事人举证能力之不足,然而,由于现行立法的不够完善,导致实践中证据收集上的混乱状态,当事人举证责任不明,法院查证范围不清,其结果则是民事诉讼程序公正的失却和当事人权利保障的不平衡.因此,尽快厘清当事人举证人民法院查证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二者的适用范围予以明确的界分,不仅是实现程序公正的需要,更是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浅析民事二审程序的审查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第151条明确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这一规定明确了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案件的权限范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若干问题》第35条又规定:“第二审案件的审理应当围绕当事人上诉请求的范围进行,当事人没有提出请求的,不予审查。”再次明确二审法院的审查范围以“当事人上诉请求”为限,充分体现了民事诉讼“不告不理”和当事人处分的原则。据此,二审程序审查一审裁判的范围通过立法和司法解释似乎已明确肯定。但笔者以为,下述问题仍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5.
一直处在“热潮”中的审判方式改革,使原有的一些诉讼制度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挑战,审判委员会也面临着“存”与“废”的考验。在这种情势下,冷静地分析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利”与“弊”,对于客观公正地评价这一制度并予以相应地完善,是十分必要的。 一、对审判委员会制度的合理牲分析 (一)审判委员会制度的确立依据 任何一项制度的出台都是与当时的政策导向、社会环境、实践需要等相联系的,对某一制度的评价也应从制度的源头开始。予以全面、历史地审视。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审判委员会制度的确立,作法理层面上的分析,找出其存…  相似文献   
6.
中国尚不具备确立沉默权的社会条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以沉默权的确立为背景,着重分析了沉默权生长的社会条件,并由此认为:中国目前的“本土”环境尚不适宜引进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7.
张松美 《河北法学》2001,19(1):116-118
通过对“错案”标准的确定依据──“客观真实”标准的分析,认为“错案”标准本身就是模糊不清、难以把握的,“错案”的评判主体应该是当事人而不是人民法院,并由此提出了取消法院依职权再审方式的观点,希望借此引起人们对重修再审程序的思考和重视。  相似文献   
8.
自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以来,各地法院遵循改革的方针,从实际出发,积极指导当事人举证,同时,在特定条件下,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以弥补当事人举证能力之不足,然而,由于现行立法的不够完善,导致实践中证据收集上的混乱状态,当事人举证责任不明,法院查证范围不清,其结果则是民事诉讼程序公正的失却和当事人权利保障的不平衡。因此,尽快厘清当事人举证人民法院查证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二者的适用范围予以明确的界分,不仅是实现程序公正的需要,更是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得以颇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调整商品经济关系的基本法《民法通则》已明显滞后,民事单行法的相继出台,又使民法本身缺乏系统性。在全国上下尽快制定完整统一的民法典的呼声中,追根溯源,探寻现代民法的历史渊源——罗马法,把握民法的本源及其发展轨迹,对于制定中国民法典无疑是有帮助的。 一、早期市场经济的经典法律——罗马法 西方学者认为,古代罗马社会传给我们有形的精神文化遗产,最著名的是两项,一项是《圣经》,另一项就是罗马法。罗马法既是古代社会最发达的法律体系,也构成了近现代民法的历史基础。罗马法之…  相似文献   
10.
1991年4月9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增设了一种新的审判程序即督促程序,也叫支付令程序。这一程序使权利人可以不通过普通诉讼程序而使债权内容得到诉讼上的确认,具有迅速解决债务纠纷的功能,对商品经济快速流转的今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督促程序系借鉴国外民事诉讼立法制定,91年之前我国尚无这方面的法律规定,理论上的研究和实践中的经验都十分缺乏,因而如何从理论到实践掌握这一程序显的尤为迫切。本文试就督促程序适用中的几个问题谈谈认识。一、督促程序适用的要件《民事诉讼法》第189条规定:“债权人请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